2007-10-03 责任编辑:贤良港 我来说两句
诞生时地动山摇落痕迹 处世间丝丝入扣留印证
乘车来到山亭,从“门坊”进去三许里,就是位于秀屿区(旧莆禧半岛)南端、妈祖诞生地港里村。宋代称“贤良港”。因为西尾有一条切入陆岸的港澳而得名。港的北面有蜿蜒的“黄螺山”。天气变化时,航海者眼观山势有如黄螺在蠕动,故又称之为“黄螺港”。宋、元时代属莆田县崇福乡新安里。明、清时代属七区新安里。现该村辖有:上厝、后厝、港尾、地鼎、顶宫兜、下宫兜、上港、开元、前头等自然村,总人数已发展约六千多人。村的东西两侧有文甲和山柄为犄角,南有湄洲岛为天然屏障,村前环抱一片八公里宽的海域。天然的地理结构造就了一个天然的良港。 贤良港在1974年文甲忠湄轮渡建成前的1千多年时间里,一向是大陆能通往湄洲的渡口,是莆田重要的商业贸易港口之一。与福建省著名的对外通商港口――泉州港相媲美。今存有六百多米古码头,是历史的实物依据,也是一处不可多得的旅游胜景。每当涨潮时,碧涛拍岸,鸥翔舟楫,争相入港。年逢农历八月十五大潮时,更为奇特,浪如山倒,声如雷鸣,故称“螺港秋潮”,被列入莆田沿海十大胜景之一。相传,妈祖救父寻兄及每逢出海为民排险救难,就是从这码登舟起航的。 贤良港是妈祖林默的故居。宋太祖建隆元年(960年)农历三月二十三日,妈祖林默就是出生在这个古老的村落。现在港里村上后厝就是妈祖的诞生地。据传:林默出生时,整个港湾雷鸣电闪、地动山摇。贤良港四周之山,忽然崩震有声。海发大潮,地现紫色。至今,这些山坡还留下许多震崩的痕迹,且颜色怪异,如港西面的象山就是其中的一处。其山峦如象形横亘,山崖倾颓之处,寸草不长,景观奇特。有传说:这是“天地公”为妈祖故居留下的记号。 关于妈祖的故居的问题,历史上有人怀疑,说妈祖是“湄洲屿人”。且今湄洲岛上又发现“天妃故里”石刻。但查上述石刻旁均有落款是僧照乘所刻。而僧照乘即是康熙间刊《天妃显圣录》的其人。这就说明了上述石刻是十七世纪八十年代前所没有的。而贤良港祖祠是建于宋代。在永乐十九年(1421年)祠坏,地方官员奏闻朝廷,明成祖命太监郑和到贤良港来整修致祭。嘉靖年间,倭寇入犯,村人被杀,民居尽毁。“独祠不坏”。清初截界,居民内迁,村庄夷为平地,“祠遂圯”。祖祠列祖神位和妈祖宝像,寄奉于涵江妈祖庙。康熙二十年(1681年)复界,乡民遂在旧址上重建新祠。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改封妈祖“天妃”为“天后”。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奉旨天后本籍宗祠令地方官春秋谕祭,载入祀典。今祠内存有清代“奉旨春秋谕祭”牌和“重建天后祠”石刻等文物。乾隆年间,莆田知县以祠距城八十里,致祭不便为由,遂于城里文峰宫内三代祠致祭。林氏子孙呈控,经兴化府批准,将祭银付港祠子姓领办。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祖祠迁建于今址,占地面积614平方米。祖祠主要建筑有山门、钟鼓楼、主殿和后殿等。山门由三座门组成。正中门上的横眉“神昭海表”为雍正皇帝手书;左右门上的横眉“海国安澜”为嘉庆皇帝手书;“泽覃海宇”为道光皇帝手书;“恬波利运”为咸丰皇帝手书;“与天同功”为光绪皇帝手书。钟楼为八角形三层建筑。仪门前立有两块石碑,雕刻着祖祠沿革和历代褒封。主殿供奉妈祖,安坐木质妈祖雕像,系宋代作品,具有高超的雕刻艺术。故有记载:“世传祖祠宝像,系异人塑,各处供奉之像,皆不能及”。后殿也称林氏祖祠,供奉妈祖父母塑像,还有供奉林氏列祖列宗及妈祖兄姐木主牌位,故也妈祖祖祠。在祠后殿照壁上,有由明代太子少保刑部尚书林俊拟写的“族范”铭文等等。所有这些,都证明了明清两代官方承认的天后祖祠的地位和妈祖诞生的历史。 至于湄洲有僧照乘所刻的“天妃故里”之石刻,据悉,这是妈祖其父林惟悫任都巡检官时,“侨居”湄洲的原因。据九牧林房《南渚林氏族谱》载:“妃父侨居湄洲屿,为署都巡检也。”很明显,妃父林惟悫身任都巡检,要经常出海执行巡检任务,为了工作的方便,在与家乡隔海相望的湄洲岛建数椽房子作为宿站,仅是“侨居”之所。其家人和子女也常往湄屿居住,有恩于所在民众。因此,当妈祖羽化升天后。乡亲们为了纪念她,在湄岛供起她的第一座香火,但这里并不等同于妈祖贤良港的故居,更不能否认贤良港是妈祖诞生地的历史事实。 在历史上,有许许多多妈祖故事和传说,都出在贤良港,且得到世人共认。如有妈祖出生时因默默不哭,父母亲就给她取名为林默;有妈祖窥井得天书;有妈祖乞鼎砂做“告杯”;还有妈祖伏机救亲人等等。其中讲到妈祖窥井行天书的故事,今有“受符井”见实。此井在离祖祠东侧约70米处的妈祖小学北面。相传:林默小时,看到家乡民众屡遭海难,十分难过。她在海边暗自发誓:“若能制服海浪,愿减寿三十年。”观音菩萨见少女如此之决心,便化为一道长对林默说:“若有此心每天在观音阁那口井前默诵《观音经》,七七四十九天之后,你自然会明白。”说完,道长转身飘然而去。林默按此指点,不论风吹雨打,白天黑夜,排除各种干扰,专心致志地对井诵经。到了最后一天,五个姐姐都来看她。只见林默双手合十,闭目静坐。于是齐声叫道:“默妹!默妹!”只听林默低喝一声:“来了!”话音刚落,井中一道金光闪耀,一股浓烟直冲井品,几个姐姐都吓得“哇”地一声,昏倒在地。井里浮起一只乌龟,背驮一本“经书”。林默取书一看,并无一字。她正在疑惑时,忽见一道长又站在面前对林默:“休要迟疑,此乃无字天书,因你诚心求取,故天赐于汝。此后,若逢疑难,可焚香打坐,口念《观音经》,那时你一看便知。”林默听后,十分欢喜。几个姐姐醒来,根本就不明白,原来那天书乃真传玄微妙法。林默通过细心研读,尽悉奥妙,对海上气候变化,未先知,每逢风暴来临之前,她便预告昭示乡亲,从而避免了许多海难。后人就把此井称为“受符井”,井旁有块“咸淳丙寅八月庚辰石匠游进”十二字三石刻。还有一块凹陷处宛似脸盆的大石头,传是妈祖洗衣服的地方。此井经历千年,井水清甜可口,永不枯竭,又叫“妈祖井”。人们称井水为“圣水”,能水灾治病,洗洁寒心。各地游客到此“窥井”和品尝井水后,还用瓶子装满带回去与亲人分享这“圣水”,祈求平安。1993年,台胞还于井侧建了彩亭和“符井轩”。 此外,贤良港还有很多名胜古迹和自然景观。在妈祖故居上后厝的围墙门口,存有一对高达1米、宽1尺方形大石,为宋代制作的门头石。门前石块砌的石埕,磨光精细。据传,妈祖小时常在此处观玩,现为千年文物。故居南临沧海碧波,东、西、北三面有螺山、象山、猫山和虎山等环抱着。山海奇观,钟灵毓秀。游人香客来此参观,浮想联翩,情意绵绵。在祖祠东侧海滩上,有三块大礁石隆起,涨潮时,浪涛拍打,水气蒸腾,如袅袅香烟,港人称为“三炷香”。俗传:“这三炷香”代表贤良港徐、林、黄三姓。也有传是:妈祖乘席渡海至湄洲岛湄峰羽化升天之所。东侧还有座“狮鼻孔山”,此山突状如狮头,其处有两墓穴似鼻孔,故称“狮鼻孔”。每逢刮风下雨时,狮鼻孔会吐出雾气,乡人都叫做“狮子吐雾”。位于祖祠东南侧的福惠寺(俗称港寺)西南角有一方形的螺石塔,塔顶有宁代雕像佛像。佛像虽已风化严重,但像貌依稀可见。相传,石塔为古代舟船进出港的航标塔,今存完好。此域还有一处“拱极”崖刻。在西海面上有一方形石,俗叫“妈祖印”。海浪再高,“妈祖印”也淹不没,仍浮立在海面上,昭示船泊航行。大凡秋潮降临,游人若站在“妈祖印”上观潮赏音,则心旷神怡。港南面有座状似龟蛇的山峰,众称“龟蛇山”。相传,古时有龟精和蛇精经常在狂风暴雨时相互嬉戏作乐。天晴时,两精龟伏山石,窥视大海。这些独特的自然景观和古码头、灵慈西宫、灵慈东宫、宁建八封井、五帝庙、吴祖社、接水亭、新兴宫(古称宏洞宫),碑坊、迎宾阁、钟鼓楼及大石坊等建筑物,犹如众星捧月,蔚为壮观。1991年祖祠被列入福建省第三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有不少海内外善信者来贤良港捐资建景,敬献善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