贤良港天后祖祠文化景观的时空解读

2017-01-05   责任编辑:贤良港   我来说两句

贤良港天后祖祠文化景观的时空解读
 
  黄国华/文
 
  贤良港“乃天后生长之乡”(《敕封天后志》转载《莆阳志》)。
 
  妈祖是莆田人,对于妈祖的信仰当然首先在莆田起源。著名南宋诗人刘克庄在《枫亭新建妃庙记》记载了当时社会有关妈祖宫庙的情况。他留下一段珍贵记载:“莆人户祠之,若乡若里望悉有祠,……妃庙遍于莆,凡大墟市小聚落,皆有之。”例如有圣墩顺济庙,建于元祐丙寅年(1086);江口天妃庙,建于绍兴二十七年(1157);白湖顺济庙,建于绍兴三十年(1160);仙游枫亭天妃庙,建于元符元年(1098)。从这些记载可以窥出当时莆田妈祖信仰是兴盛时期,而湄洲妈祖祖庙最早记载南宋文献中“仅仅落落数椽”的格局。本文主要将贤良港妈祖祖祠的文化景观进行时空解读,说明天后祖祠在妈祖信仰传播以及海祭妈祖中起到了特殊作用。
 
  一、贤良港天后祖祠的地理位置的历史记载
 
  贤良港,今名港里村,俗呼黄螺港。弘治《兴化府志》有载:“贤良港,在莆禧千户所前,有山如象形,横亘港上,居民数百家,俗呼为黄螺港云”。现属莆田市北岸山亭镇。从地理位置上看,港里村位于湄洲湾北岸,莆禧半岛南端,处于文甲和山柄突出部分所形成的澳内,村南临大海,面对湄洲岛,西南有菜籽屿。在宋代,这里处于莆阳之天涯海角,是朝廷驻兵防守的海防要地,也是渔业发达贸易交往的重要港口,是湄洲湾内秀屿、枫亭船只出海必经之路。也是举行海祭妈祖的独有神奇的地方。
 
  明弘治年间《兴化府志》有载:“莆为郡,山与海交,庶物产于其间蕃矣。惟山所产,与中州无大殊异;若夫海产,则有中州人士所未识者。”又《莆田县志》有载:“莆东南海滨,商舟之所会”,与湄洲屿相对吉了的山下有“东西二澳,闹市辐辏。”仙游枫亭市也是“一閧之市,百货骈集,五达之逵,四方会通,千门楼阁,而鳞叠万宝。”兴化盛产荔枝为沿海四州郡之一,蔡襄《荔枝谱》说:“闽中惟四郡有之。福州最多,而兴化最为奇特,泉漳时知名。”兴化军的荔枝畅销于各地,“水浮陆转,以入京师,外至北戎、西夏,其东南舟行新罗、日本、流求、大食之属,莫大爱好,重利以酬之,故商贩益广,而乡人种益多。一岁之出,不知几千万亿”。又制糖业也发达,“甘蔗,土人捣以为糖,枫亭者为最”(黄岩孙《仙溪志》)。又有“蔗糖,岁运入浙淮者,不知其几万亿。蔗之妨田固矣”(方大琮《铁庵集》)。可见,当时兴化军是我国重要产蔗糖区之一。还有茶叶、糯米制酒、竹纸、蒸纱等。这些货物从东南沿海运往北方和海外,那么湄洲湾是南来北往的必经海道,古有曰“通海道,舟车所会,民物繁伙,比屋业儒,号衣冠盛处”(王象之《舆地纪胜》)。
 
  在当时的航海条件下,妈祖自然而然成为一个有求必应的海上保护神。贤良港天后祖祠成为航海者崇祀妈祖的神圣之地。从地理环境上看,港里和湄洲隔海相望,港里是轮渡港口,是湄洲通往莆田大陆必经的码头。所以说,妈祖信仰在这里占有重要位置。
 
  贤良港天后祖祠,最早建于宋代。明永乐十九年(1421)祠宇圮毁。地方官奏闻,朝廷钦命太监到港里整修致祭。天后祖祠座落在螺山南坡上,坐北朝南,傍山邻海,庄严肃穆。
 
  在贤良港周围文化景观很多。例如“窥井得符”,在民间流传很广一个传奇故事。也称“受符井”。该井筒下圆上方,井眼直径1.5米,方形井栏广阔面各长94厘米,高40厘米,井盘表面有“咸淳丙寅八月庚辰石匠游进”十二字古刻。这个传奇均被明《天妃显圣录》与清初《敕封天后志》收录编入。可见这个民间传说十分神奇,应有一定的来历和依据。
 
  祖祠后的“九座山”。《敕封天后志》有云:“建隆元年庚申三月二十三日,王氏腹震,有一道红光入室,香气氤氲,观者如堵,及生,父母大失所望,时港四周之山崩摧,乃灵气所钟也。”这就是妈祖降诞及山崩地裂的传说。明·何乔远《闽书》载:“妃方其生时,地呈紫色……”。2012年天后圣殿破土动工时出现“五色土”可见一斑。
 
  贤良港的“三炷香”,在天后祠正前方海域,退潮时可以看到一片礁石,涨潮时则只露出三个顶尖,俗称“三炷香”,为船舶入港的标志。
 
  古码头。海岸古码头全长约有六百米,石级和系缆石经久磨损,光滑可鉴。在上世纪七十年代之前,这个古码头一直是莆田通往湄洲岛的主要轮渡口,停泊处。码头的东西两端各建有二座妈祖庙,名灵慈东宫、灵慈西宫,各臻辉光。
 
  莆禧。莆禧是由“浮曦”演化,浮曦之历史时间很久。见南宋洪迈《夷坚志》中有《浮曦妃祠》,文中有“莆田境浮曦湾”,即今湄洲湾北岸的莆禧湾,与湄洲岛隔海相峙。莆禧与浮曦之地名在元明时期互为使用。例元代已有“莆禧”之称。元代张翥《留题莆禧湄洲岛天妃庙》、明初则置莆禧守御千户所,于是莆禧之名遂一直沿用至今。但明人著作中仍有称浮曦的,如周婴《九月晦游浮曦东山送詹修之》,《重游浮曦东山作古鼓诗》,莆禧天妃庙亦建于宋代,历代都有重修的,其庙尚存。
 
  有人说,寺庙景观是一定空间与时间的产物,我们可从贤良港周遭所处的地理环境位置来解读港里祖祠,找出地理空间与文化景观之间一定程度上的因果生成的关系。例如贤良港,俗呼黄螺港;窥井得符、浮曦天妃庙、妈祖出生时山崩地裂之兆,文甲与山柄、古码头、三炷香、九座山等等,说明港里祖祠从创建开始,它与周围各个文化景观连缀在一起,它是一个重要神圣之地,地理空间的因素给它们扮演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位置。
 
  二、贤良港祖祠的历史文化的时空解读
 
  关于贤良港历史在前面已经叙述了黄仲昭于1499年的《兴化府志》的文献记载。但时隔279年,也就是乾隆四十三年(1778)时间,林清标编著《敕封天后志》有新说法,在《敕封天后志》开篇之七幅贤良港图说有文曰:“《莆阳志》载,贤良港之山如象形横亘,居民数百家,俗呼黄螺港。乃天后生长之乡。”所谓《莆阳志》,均是宋元时代的莆阳志书。经考证,莆田在宋有《兴化旧经》、《兴化图经》、《兴化旧记》、《莆阳旧志》、《兴化军志》等不知编纂者姓名的志书,知道编纂者姓名的则有乾道五年(1169)陆炎《莆阳志》七卷;乾道九年潘畴《莆阳志》;绍熙三年(1192)林选《莆阳志》十五卷;庆元间(1195-1200)何竑主编《莆阳志》等,其中以绍熙志为较知名,然皆佚而无存。元代不修郡志,但翻刻过绍熙本。明代初有永乐(1403-1424)《莆阳志》、景泰(1450-1456)《莆阳志》、天顺间(1457-1464)彭韶《莆阳志》十卷,成化三年(1467)岳正主修《莆阳志》,成化间(1465-1487)黄礼勤、林若权《莆阳志》,因年代久远亦皆佚而无存。诸多《莆阳志》版本,林清标以那一种?据说在清初有人看到林选主修宋绍熙《莆阳志》版本,是元代翻刻本的残本。明代黄仲昭也使用此本,他有云:“郡志惟宋绍熙志为最古。今人家所藏者,皆元延祐间(1314-1320)翻刻本,初本已亡矣”(黄仲昭《弘治兴化府志》)。他又云:“天妃庙,予少时读宋郡志,得绍熙初本,亦称妃为里中巫,及再见延祐本,称神女;今续志皆称都巡检愿女,渐失真矣。”对妈祖神迹,已与往日不同,“渐失真矣”。这句话说得十分有意思。因人们不断造神而神化,妈祖形象越来越神化起来。那林清标是以宋绍熙本后元翻刻本,所以有“乃天后生长之乡”。
 
  对港里祖祠历史发展来看。据记载:最早肇建于南宋时期。明永乐十九年(1564),祠久失修而颓圮,地方官员上奏,朝廷钦命内官赴贤良港港里村修缮整治。至明嘉靖四十三年(1564),倭寇扰掠港里,民居尽被烧毁,因倭寇畏惧神明,而祖祠勉强保存下来。清顺治十八年(1661),朝廷下令沿海各地迁界清野,港里村民内迁涵江,祖祠神主、神像也暂寄于涵江天后宫。祖祠遂圮坏。康熙二十年(1631)复界,天后祖祠已毁,裔侄孙林麟焻发起重建,港里林氏族裔从涵江天后宫迎回妈祖列祖神主牌位和妈祖神像。康熙二十三年(1684),敕封天后。乾隆五十三年(1788)皆令地方官行春秋二祭,载入祀典。嘉庆六年(1801)貤封先代,饬制牌位,春秋致祭。后兴化府地方官因界外港里路遥举止不便,改在城内文峰妈祖行宫致祭。乾隆五十一年(1786)因天后祖祠年久失修,白蚁侵害尤重,遂由林姓裔孙惠安教谕林清标主持在原祠地后山重建,并由台湾府凤山县教谕林霈(林清标之子)与安平镇副总兵陈宗溥募款鸠资而重建。上世纪五十八年,祖祠庙宇夷为平地,妈祖神像遭烧毁灭。有一老太婆冒险从火中取回,藏于阁楼破渔网中,神像才得以保存。1984年,港里村民又以原式风格鸠资重建,四年之后新祖祠竣工。妈祖祖祠重现于世人眼前。成为两岸人民崇祀神圣之地。
 
  港里的妈祖神话传说较多,流传较广。其中有林默降诞之时,九座山之山崩地裂之传说,窥井得符的故事,在门夹(文甲)的“化草救商”的故事,在吉了寨城除恶魔去怪风的传奇以及乾隆帝拜妈祖的传说等。神话传说为港里天后祖祠增色许多魅力。使妈祖生辰,忌日等纪念活动更为丰富生动多采。贤良港天后祖祠“妈祖回娘家”祭事习俗,已有近千年的悠久历史。“妈祖回娘家”,意即寻根问祖,其特点为祭祖与祭妈祖合二为一。春祭为农历三月二十日,秋祭(海祭)为农历九月九日。自宋代以来一直延续至今,成为贤良港港里村传统文化遗存的一种独特文化景观,也是妈祖信仰习俗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三、港里天后祖祠海祭妈祖是一种独有文化景观。
 
  在贤良港举行海祭妈祖,与地理位置环境十分有关。湄洲湾位于福建黄金海岸的中南地带,如海上丝绸之路主要必经之道及交通要冲,湄洲湾东、西、北三面山丘环抱,湾口向东南敞开,东周半岛与烟墩山共扼湾口。湾中尚有三道自然屏障,第一道为横亘在湾口湄洲岛(民间“水经薄”、“针经簿”以及《四库全书鉴图》均称“湄洲山”);第二道为盘屿、大竹屿、小竹屿;第三道为罗屿,横屿和洋屿。湄洲湾一带海域常受台风影响,湾外波涛汹涌,巨浪排空,给过往船只带来灭顶之灾。湄洲湾内贤良港则是在多重自然屏障的保护下的一个天然避风港湾,即使港外恶浪滔天,港内仍保持风平浪静。港里天后祖祠海祭妈祖地点定在港里古码头。特别又古码头自古商船渔舟云集,在天后祖祠正前方海域,退潮时看到一片连块礁石,涨潮时则只露出三个顶尖礁石,俗称“三炷香”,即是海上丝绸之船舶入港的标志,又是海祭妈祖的神奇地点。符合古人所云“天时地利人和”之格局。
 
  古代,朝廷拜祭妈祖采用郊祭、庙祭的形式,而民间则大都采用海祭与庙祭相结合的形式。港里妈祖祖祠是在妈祖诞辰之日进行庙(祠)祭,在妈祖升天之日采用海祭形式。所以说,海祭妈祖以舟船朝拜为主。一般在祭期临近之前,远近的舟船都要到贤良港天后祖祠申领“平安旗”一面、“平安符”一副。天后祖祠在古码头旁用十八艘渔船链结搭成妈祖“神舟”平台,定位泊靠在“三炷香”礁石与沙滩之间,紧接着海滨沙滩搭建祭台,形如戏台。每年农历九月初九早晨举行海祭妈祖的仪式,祭台用各种鲜花缀成彩色拱门,两级妈祖神像和女神父母神像背供于祭台之上,让妈祖神舟上的观礼台和沙滩上的观礼台宾客同时可以瞻仰海神风采。
 
  上午九点,海祭妈祖仪式正式开始,千百只朝拜海神的船只环绕于妈祖神舟之旁。此时旗幡高升,擂鼓三通,鸣炮九响,海螺长鸣,主祭官宣布祭礼开始。众人高唱迎神曲,再颂祝文,接着进行三献礼,即向海神敬献鲜花,向大海泼洒美酒,向女神进献贡品。众人恭行三跪五叩之礼,接着进行各种文艺节目和民俗表演,最后高唱送神曲,礼毕。
 
  每年九月初九日,港里村的人民为了纪念这位博爱无疆的女神,信众自发地聚集在贤良港古码头,构筑妈祖神舟和海岸祭台,面对海中天然的“三炷香”,举行隆重的海祭形式,形成了成舟朝拜的壮观场景。这种民俗活动充分体现了古老的海洋文化特色和妈祖文化的魅力。
 
  四、贤良港祖祠在妈祖信仰传播中的作用
 
  妈祖信仰是中国沿江沿海人民的民间信仰之一,主要在东部沿海及东南亚地区。妈祖文化现象随着妈祖信仰的形成而产生,随着妈祖信仰广泛传播到全球各个地区,妈祖成为具有世界影响的“航海女神”与“和平女神”,妈祖文化也成为一种影响广泛的世界性文化现象。
 
  从宋代起,由于海上交通和对外贸易的发展,以及水军水寨的设立,海防的加强,种种有关妈祖显灵的传说得到广泛的流传,妈祖也受到广大信众的爱戴和崇拜,成为涉波履险,救急解难的海上庇佑女神和惩恶扬善的正义化身,不但信众纪念她,海上渔民纪念她,华人华侨尊敬她,封建帝王也尊重她。
 
  莆田是妈祖出生地,湄洲妈祖祖庙,贤良港天后祖祠,都是海内外信众心仪向往的地方。特别台湾同胞尤为心仪地方就是妈祖的祖庙或祖祠,他们都认为只有在妈祖故乡的祖祠或祖庙敬上一炷香,或带上一把香灰才能达成虔诚,才能圆满。尽管两岸藩篱阻隔也在所不惜,即使因种种原因也采取各种路径争取回大陆祭祀妈祖,如果没有办法可面对祖祠或祖庙的方向遥祭朝拜,了却自己心愿。
 
  妈祖信仰伴随着福建移民迁入台湾岛后,在台湾建立妈祖庙有大小数百座,是我国信奉妈祖最普遍,信众最多的一个省份。台湾各地信徒亦将港里祖祠作为“妈祖圣地”。他们每逢妈祖诞辰都自发组织进番队伍来港里祖祠进香朝拜。特别清代乾隆年间林清标主持重建港里祖祠,并由其子林霈(任台湾府凤山县教谕)与安平镇总兵陈宗溥募捐重建祖祠。从此之后,台湾府妈祖信众在清朝时期每年组织信众乘船至祖祠进行朝拜、祭祀。近几十年来,由于广大台胞陆续回乡探亲,台湾不少妈祖宫庙及信徒靠岸入祠进香、分神。由此可见,港里祖祠对于妈祖信仰的传播起着一个特殊作用。伴随迁居台湾、华侨出洋,妈祖信仰传至五洲四海,在这一千多年的妈祖信仰传播史中,贤良港祖祠是功不可没的。
 
  值得一提,2010年,借助申遗成功的机遇,莆田籍青年企业家李瑞生利用港里妈祖阁盛名,组建的妈祖阁集团,成为北京第一家致力于传承妈祖文化,弘扬妈祖精神的企业。李瑞生具有远大战略企业眼光,他为了推动举办了一系列传播妈祖文化的活动,并建设妈祖文化大爱城,为妈祖信众在北京提供一个拜竭的圣地。他下一步目标是建立北京妈祖文化传播中心,发展妈祖文化公益事业。
 
  总而言之,福建莆田是妈祖的故乡,是妈祖文化的发祥地。妈祖信仰已成为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全球华人的主流民间信仰之一,妈祖文化已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特殊的一个组成部份。因此,解读妈祖宫庙文化景观,要离不开所在宫庙的地理空间,在文化景观中,妈祖寺庙作为文化景观带有文化信息量相当丰富。有鉴于此,本文以港里祖祠为例,从文化地理学的视角出发,初步考察祖祠文化景观留下历史印痕,以及地理空间的变化对贤良港天后祖祠兴衰的影响,不断解释传统文化中的财富密码。最后证明,天后祖祠在妈祖信仰传播中起到了特殊作用。
 
  ——摘自《中华妈祖》杂志2013年第二期(内中有增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