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民间传统节庆--正月十五元宵节(3)

2017-01-06   责任编辑:贤良港   我来说两句

  莆仙元宵节,与全国各地不太相同,有着浓厚的地域特色:
 
  大游灯。在莆仙地区,人们谈到元宵时,总离不开灯节的话题。“正月里来闹元宵,家家户户挂工灯。”每逢正月十五晚,莆仙地区家家户户都张灯结彩。许多村镇还举行彩灯游行,俗游为“大游灯”。游灯中各类彩灯琳琅满目、争奇斗艳。有龙灯、凤灯,有荷花灯、麒麟灯、月兔灯、鳌鱼灯,还有玉珠灯、琉璃灯等,灯上绘有人物、故事、花草虫鱼、飞禽走兽、山水楼阁等图案。仙游枫亭镇大游灯最为壮观。游灯中,有走马灯、猜谜灯、塔灯、六角灯、蜈蚣灯、彩蓝灯、菜头灯等。
 
  民间传说,菜头灯的出现始于宋代。在北宋年间,枫亭闹游灯,名扬京城,皇帝听说后,也为之动心,要亲自前往观灯。为迎圣驾,官府传令,家家户户都要制作一盏精致的花灯,以供元宵灯会之用.然而“富家一盏灯,举家抱头哭。”当时,家居学士街的一位木雕老艺人也制灯之事发愁,他气得拿起萝萝卜往地上狠狠一摔。这时,他忽然想起,我何不用白萝卜制作一盏灯?于是他立即把白萝卜精雕细刻成一朵花,再配些树叶,点上猪油,就成一盏晶莹如玉的花灯了。从此,这种用白萝卜制成的灯,便成枫亭元宵节游灯中别具一格的花灯了,并一直流传到现在。
 
  在莆田一带的许多乡村,除在本境内闹元宵外,还到其他村境去“参服”(即出村境外去游灯)。特别是莆田华亭霞皋村的每年元宵晚上,各家各户都要按姓氏的男丁出灯笼,把灯笼安装在长约3、宽6厘米左右的条木板上,组织一次有三四千人参加的大游灯。从霞皋村游到城里广化寺前。一串接一串的灯笼,仿佛是一条条火红的蟒蛇,在山间小道上盘旋游动,蜿蜒约一两公里之长。
 
  吃元宵。莆仙地区在元宵节期间,家家户户有吃元宵吃“行傩仔”的风俗。行傩吃元宵是莆仙民间以敬神为名,实为互相请吃,增进相互友谊的一种风俗。“行傩”意即神所走的沿途路线。“行傩仔”是元宵夜接待亲朋好友作点心的食品,有用糯米粉搓成实心和用糖做馅的两种,也有用意粿(用糯米粉做的甜粿)替代,将它切成块状.这些汤丸糖粿,象征着全家团团圆圆,日子过得甜甜蜜蜜,幸福美满。
 
  跳棕轿。在莆仙,元宵期间,不论山区或是沿海各村落,大多举行跳棕轿表演活动。跳棕轿即棕轿舞,是莆仙地区的一种民俗舞蹈。每队舞蹈者各抬一架高不到1米、宽不到30厘米、顶部饰以棕片的竹制四小轿。表演需在广场或庭院大坪上进行。表演时,场、院上先燃篝火,一队年轻力壮的男性表演者,身着白色对襟上衣和红色灯心绒裤,腰扎黑色布带,脚穿麻编草鞋,个个英姿焕发,抬着棕桥,“踏着节奏明快的锣鼓点,绕着篝火游舞。呈“∞”形穿梭跳跃,周而复始,直到火熄而止。”
 
  总元宵。在莆仙地区特别是农村的元宵节,其宗教色彩较为浓厚。从正月初六至二十九日,各村社都按举行元宵节的时间(每社1天),人神共庆元宵佳节。在这期间有的宫庙还举行总元宵,如涵江鲤江庙、江口东岳观、头亭瑞云祖庙等许多宫庙都举行总元宵的风俗。总元宵,实际是文艺“出游”,热闹非凡。“出游”队伍中有马队、妆阁、彩旗队伡鼓、十间八乐、弄龙戏狮等,从早上八时起,一直游到晚上十二点回宫庙。
 
  妈祖元宵。在莆仙沿海岛屿上,特别是湄洲岛上,有举行妈祖元宵的风俗。妈祖元宵节的正日,是正月初十日,岛内外除祖庙外,其他数十个妈祖宫,从正月初八起至十八日,都先后举行分元宵节,即将各宫的妈祖移驾到庙内,庙里奏十音八乐,并邀请道做醮。而后再按各宫活动范围,把妈祖再移驾回宫。在妈祖庙(宫)内元宵晚还有点“烛山”的俗例。烛山是在木架上装有数以计的烛钉,由善男善女从家中带来一对对的花烛燃在木架上,远远看去好似一座座烛山,百姓要待花烛烧到只剩五六厘米时,才将其熄灭,把烛蒂带回家继续点上,表示祥瑞平安。城区内文峰宫(妈祖宫)里,元宵节宫内也点烛山。每年元宵晚上,人人争看文峰宫点燃山,使城区形成一道亮丽的风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