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郑国贤读《读出历史真相》后来信

2017-01-08   责任编辑:贤良港   我来说两句

  作家郑国贤读《读出历史真相》后来信
 
  --------------(转载新浪“愚言”博客)
 
  国贤先生看到《妈祖故里特辑前言——读出历史真相》后,特地来信发表自己的看法,并提出可挂在我的博客上,因遵嘱行事。
 
  郑国贤来信原文:
 
  一,署名发表文章,属公民言论自由;署“编者”则刊物负责,刊物为政府机构所办,怎可如此恶语伤人,蛮不讲理?
 
  二,妈祖信俗获得“世遗”与诞生地无逻辑关系。退一步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洋人如何知道千年前妈祖生于何处!
 
  三,往生者要尊重,如蒋;健在者,也得尊重,如许。有错都应指出,生者死者真理面前人人平等,但不能人格污辱,什么“好为人师者”!
 
  四,泉州,莆田联合申报“海丝”,妈祖是优势。可她生在湄洲岛是优势,生在港里就不了呢?什么逻辑?持后说就成了破坏大局,就要“有关部门和领导”追究问责?
 
  五,吴建华也曾是“有关领导”,表明看法,怎成了“垫背”?我不信哪个部门敢不让他说话,写文章!在妈祖出生地问题上,历届市委均无观点,更无定论。在学术观点上,官民平等,学者与草民皆无特权。
 
  可以把我的以上观点挂到您博客上。
 
  附:《妈祖故里特刊前言》
 
  读出历史的真相
 
  可能有人会问:妈祖出生在湄洲,羽化在湄洲,妈祖信仰发祥地在湄洲,又从湄洲传向全莆田、全中国、全世界,这不是明确无误的事吗?你们特地编这么一本《湄洲是妈祖出生地文献史料汇编》的专辑,来加以证明,难道是因为有人对此产生怀疑吗?
 
  我们的回答是:有!就是有人对本来明确无误、理所当然的事持怀疑甚至否定态度,而且每隔一段时间,这种怀疑论、否定论就会沉渣泛起,在社会上鼓噪一阵,以吸引眼球,以扰乱公众视线,尤其是近一段时间屡屡出现的一些怪论、怪现象,所起的作用就不是学术分歧那么简单的事了,而是有意无意中误导干群、破坏大局。众所周知,莆田和泉州等城市正在捆绑“申遗”——申报古代海上丝绸之路起点城市为世界文化遗产目录名单,莆田入选的唯一理由是“湄洲是妈祖信俗的发祥地,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文化起点,妈祖是古代‘海丝’的保护神”。可是这些人偏偏在这个“申遗”的节骨眼上,仍在不断抛出“妈祖诞生地不是湄洲,而是贤良港”的怪论,仍在强化莆田妈祖宫庙的讼争与内耗。试问,莆田自己连妈祖诞生地都闹不清楚,还有什么理由加入“申遗”城市?这些人不是在捣乱吗?不是故意在“打横炮”吗?不是在破坏大局吗?帽子有点大,但戴上去正合适。
 
  此现状应当引起莆田市相关部门和相关领导的高度重视,不要让“一粒老鼠屎坏了一锅汤”。当然,这也引起我们的重视,树欲静而风不止,谎言重复一千遍可能真的就成为了真理。尽管妈祖诞生地问题经过数年争论,随着2009年“妈祖信俗”申报“世遗”的成功早已尘埃落定,尤其是学术界早就对“妈祖出生在湄洲”有了比较统一的认识,但总有个别心怀鬼胎的人要在这个问题上故意捅漏子、搏出位,以示他们自己“学富五车”,以示他们与众不同,以示还有狡辩的能耐。但这回不同了,我们必须为“申遗”大局而发声。随着时间的推移,随着妈祖文化学术研究深度和广度的不断拓展,妈祖出生于湄洲的历史文献已经越来越丰赡。鉴于目前正本清源的需要,我们先行编录了这一期《湄洲妈祖出生地文献史料汇编》特辑,算是对那些逆世界潮流者的迎头痛击,也让善良的人们、或者懵懂的人从中读出历史的真相,不再被个别人误导和蒙蔽,不再对妈祖、妈祖信仰、妈祖诞生地心生疑惑。
 
  前些日子,有一位“好为人师者”炮制出一种奇葩怪论,说古人记载妈祖诞生在“湄洲”屿,其实古时指的是“大湄洲”。此说企图以釜底抽薪的阴招,从根本上否定妈祖出生于湄洲岛的定论。所谓“大湄洲”即莆田全境,其用意是历史虽记载妈祖出生于湄洲,但“湄洲”则可以指莆田任何地方(包括贤良港)!此君更举现在的《湄洲日报》《湄洲论坛》不属于“湄洲岛”而属于“莆田市”作为论据。我们感到如此以今律古,还敢摆出一副名师架子,实在有辱斯文。但凡思维正常者听了如此怪论,都会哑然失笑!我们不禁要问此君怎么连常识都不懂,连逻辑都不顾?试问古代何朝何代曾用过“湄洲”指代“莆田全境”,又何曾有谁提过什么“大湄洲”的语词或概念?而眼下的《湄洲日报》《湄洲论坛》本来就是想借“湄洲”的大名来为报刊提高知名度,是沾了湄洲妈祖的光,而不是倒果为因,胡说什么湄洲原来可以代指“莆田全市”!至于此君发文、出书用无礼甚至是侮辱的语言攻击坚持妈祖出生“湄洲论”真理的已故著名妈祖文化学者蒋维锬先生,人们只要稍有头脑和为人良知,就更会产生强烈反感,就会对这种借“学术争论”来诋毁往生者的行为感到不齿。弘一法师说:“处世须带春风。”此君正相反。其实,不管是谁,人终有一老,或老而猥琐,或老而优雅,我们总有选择,还是不要“老而猥琐”为好!
 
  又如一位新近才加入争论的“杂文家”,拾人牙慧,仍用林清标的《敕封天后志》做文章,再次使用拆词法将《敕封天后志》拆解为“敕封志”和“天后”。他发文说:“林清标编修的《敕封天后志》,它的权威性就在于‘敕封’和‘志’这两点上。‘敕封’意味着与皇家有关,在那种情况下,弄虚作假、夹带私货就意味着‘欺君’,那是不仅自己要被杀头,甚至还可能株连九族的,你说,小小一个惠安教谕,敢去冒那样的险吗?而林清标受皇家委托修的是‘志’,这就要求事必有据,哪怕是那些传说,也不能胡编乱造。”其重点是说《天后志》是“敕封”的,是皇帝叫林清标写的,皇帝肯定的,会有错吗?然而,其说不但危言耸听,而且此种解释更是可笑至极,连“敕封天后志”竟都可作如斯曲解。其实,稍有语法知识者都知道《敕封天后志》的书名意思是为“敕封天后”所编的“志”书。“敕封”搭配的对象只能是“天后”,是神明,而不是志书!(注:那位所谓杂文家关于《敕封天后志》的这个提法恰恰是拾人牙慧的。2010年11月23日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4套)《走遍中国》播出“林清标和《敕封天后志》”的视频,中国社科院学者叶涛点评。视频中提到:“林清标在考察收集妈祖生平事迹后,编撰了《天后志上下两卷》,上呈朝廷,经朝廷敕封,得名《敕封天后志》……成为今天了解妈祖文化的最权威的文献。”)历史上,从未有过什么所谓“敕封”的志书。对书籍包括志书,若是与皇帝有关,则必用“敕撰”、“敕修”、“御定”、“钦定”、“御制”,而不是“敕封”!倘若此种之诡解可以成立,那么像《金石萃编》这类古籍中收录大量的诸如《敕封忠武王碑》《敕封广惠侯诰》《敕封阐教禅师塔铭》之类碑刻,岂非都要成为了皇帝“敕封”之金石碑刻?实际上,这位杂文家有所不知,《敕封天后志》还有一个通行的书名是《敕封天后圣母实录》,清道光癸卯年(1843年)“仓林族孙(林)湛”所刻的《敕封天后志》版本即用此书名,此书名更可直接读出“敕封”的对象不是“实录”。由此,我们不禁纳闷:难道杂文家的智商会低至如此?应该不会,说到底可能(?)为某种利益所驱使,他才会如此挖空心思,以杂文之笔法,罔顾史识,强作曲解。其文到处转发,贻笑大方事小,贻害无穷则事大。
 
  再如最近有两位莆田退休的所谓专家写成了《妈祖的足迹》新书,拉一位莆田老市长作序,实欲借老领导来“垫背”,为港里“妈祖的诞生地”造势与代言。此书竟自我评定世界四大妈祖庙是:港里天后祖祠、文峰宫、平海天后宫和台南大天后宫。这是公然说谎,令人吃惊!为了一己私利,竟然忘了莆田有座全世界妈祖信众最向往的湄洲妈祖祖庙,即全世界所有妈祖分灵庙之祖!数典忘祖,无出其右!在已出版的某“会长”所著之《妈祖文化源流探析》一书中,还说什么宋代文人“那些文学作品所记述的妈祖诞生地,笔者认为那应该是文学上通常所说的虚指,或者说泛指了”,云云。此老想必读了很多书,该明白什么叫“泛指”,什么叫“专指”,这难道不是“揣着明白装糊涂”吗?更有甚者,是断章取义、移花接木、诳骗世人的做法。如其书写道:“一些南宋文人所写妈祖诞生地只能供参考,不能作为史实根据。……周金琰、蒋维锬辑纂的《妈祖文献史料汇编》说:‘《莆阳志》载,贤良港之山如象形横亘,居民数百家,俗呼黄螺港,乃天后生长之乡。’笔者认为这才是客观的态度。”经此老如此一剪辑,林清标的《天后志》原文小引号中的一段话,竟然莫名其妙地成为反对妈祖诞生在贤良港的蒋、周二位的肯定言论。这伎俩实在高明,但也实在阴险。
 
  有鉴于当前莆田妈祖文化研究出现的不正常现象和企图动摇湄洲祖庙神圣地位的种种杂音,我们不惮烦琐,重新将宋、元、明、清乃至民国的有关史料,认真梳理一遍,再分门别类,将历代学人有关湄洲是妈祖出生地的各种文字记载摘录出来,以正视听,以供学界参考。读者诸君可以凭此知道历史真相,相关部门的领导也可以翻阅一下,多积累一些有用的知识,齐心协力来参与莆田市“古代海丝申遗”工作。而那些别有用心者也不妨耐心读一遍,若良心未泯,应改弦更张,从此不应再说胡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