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右”岂是千年不替之“范例”

2017-01-08   责任编辑:贤良港   我来说两句

  “如右”岂是千年不替之“范例” 

  刘福铸先生《“右迎神”不是“左迎神”之误》提出,宋代《圣墩祖庙重建顺济庙记》中的迎神、送神,与先后尊卑“了无干系”,“按中国古代汉语书写和排版顺序,乃是自右向左竖行形式,‘右’字不外乎是说‘右边文字’的段落提示语”云云。

  然而,我国古籍浩如烟海,刘先生怎么能够仅凭自己查阅到的“140多篇包含‘右迎神’的诗文”,就轻易认定此“乃奕世相承,千年不替”的“写作范例”?再说,他自己通读过这140多篇诗文吗?难道仅凭自己电脑点击搜寻到的含有“右迎神”3字的百来篇诗文,就能得出一个“千年不替”的“写作范例”?

  事实胜于雄辩。河北省衡水市故城镇药王庙保存的千年古碑《碧霞元君碑文》末尾曰:“祝□左迎神,乐有右送神”。其碑文由当地原教委主任董书深审阅并翻译。其中,同样有“左迎神、右送神”,并且同样左右分明,毫不混淆,又当如何解释?

  再说,如果按照作者所谓的“按中国古代汉语书写和排版顺序,乃是自右向左竖行形式”,那么,在采用自上向下横向排版之前,所有古籍篇章的提示语,应该统统都是“右某某”,而不能出现“左某某”吧?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就以清代跟妈祖典籍有关的著述来看,潘相的《琉球入学见闻录》一文(见清·姚文栋等编撰之《清代琉球纪录续辑》)中,除了几处“今仅录其最异者如右”,还有“兹故谨录列圣及我皇上锡封之典如左”——这显然体现了传统“尊左”的理念,否则当如何解释?应该说,古文中“如左”、“如右”是并行不悖的,要依照实际情况而定,并非刘先生所断言的“右某某”云云“乃奕世相承,千年不替”的“写作范例”。

  潘相也是一位精通文坛规范礼仪之辈,而非芸芸众生。潘相(1713-1790),字润章,号经峰,湖南安乡县人;乾隆六年拔贡生。二十三年,考充武英殿校书。二十五年,经国子监奏任琉球官学生教习。二十八年考举进士,历官福山知县、昆阳知州。

  其实,我国古代礼仪都严格遵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这与由东而西的太阳轨迹是一致的,体现了“天人合一”的深刻哲理(如“日出而作,日入而息”)。

  应该说,“右”字仅仅只作为“段落提示语”,还是另有用意,不能一概而论,而要具体篇章具体分析。在《圣墩祖庙重建顺济庙记》末尾,廖鹏飞特地说明:“李侯之作是庙,不惟答神庥,亦以正序位云。于是乐书其事,继以《迎》、《送》二章使乡人歌而祀之。”而且,其“《迎》、《送》二章”的叙事色彩也是明显的,首尾句分别为“神之来兮何方”“神之往兮何所……稽首送兮拜而别”。也就是说,二首诗章的仪轨程序是分明的,其叙述迎来送往先后有序,绝非仅仅“段落提示语”那么简单吧。

  莆田学院图书馆郑丽航《清代国家祭祀体系中的天后考述》一文,认为“这种皇帝遣祭活动是由礼部司官携翰林院撰拟祭文、太常寺备办香帛到莆田湄洲致祭,祭祀礼仪与黄河神一样”,即“赞引官、对引官引承祭官进左旁门,……承祭官就位立。典仪唱:‘迎神’。司香官捧香盒跪于炉左。……执爵官献爵,如亚献仪,献于案右,退。典仪唱:‘送神’。”

  参阅《康熙大清会典·礼部·群祀》《清实录》也大致如此。例如记载:“设御幄于景德门外左。祭日清晨上乘舆、由长安右门出。”“至天坛昭亨门西降舆自左门入。……典仪官赞迎神。”

  祭黄河神:“黎明,承祭官朝服诣庙,……引承祭官由左侧入,……典仪赞迎神。”

  祭孔礼仪:“其祭崇圣祠,拜位在阶下,承祭官升东阶,入左门,……凡三献,礼毕。自是为恒式。”“四配帛爵左门(东侧门)入,各于神案之侧,朝上立。赞引随引献官,亦由左门入……”。

  关帝庙祭祀:“赞引官引承祀官进左旁门至盥洗处,……执爵官献爵于案左。然后典仪唱行终献礼,执爵官献爵于案右。三献进行完毕,典仪唱送神”。

  诸葛武侯祠:典仪唱“迎神!”司香官捧香盒,跪香案左。……执爵官献爵如亚献礼于案右,退,乐止。典仪唱:“彻馔送神!”

  纵观历代大同小异的各种祭神(包括人而神者)仪式,可以发现一个明显的共同点,即严格遵照从左到右的程序。神如此,人亦如此。

  再请看潘相《琉球入学见闻录》一文的记载吧:“众官前导,王世子吉服跪迎道左。……世子捧神主由庙东边门进庙内,安于东偏神座;……世子揖至前堂,天使居东、世子居西,皆四拜,安坐——正使东首、副使西首,南向;世子西首,东北向。”

  这严格的迎送礼仪表明,人神出入行动的轨迹是并行不悖的,而且真正“乃奕世相承,千年不替”。因此,怎么能够左迎右送不分,或者仅仅单纯看成行文中的“段落提示语”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