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古港话沧桑

2017-01-08   责任编辑:贤良港   我来说两句

  千年古港话沧桑

  一一浅谈贤良港古码头历史与海上絲绸之路的渊源

  一,天然港澳

  贤良港,亦称黄螺港,港澳的东南面有座螺山,逶迤至港口东边有螺舌山(俗称螺屿尾),构成天然澳口,因其状如大海螺伸出螺舌延伸海中,突出自成一澳,且山石质地黄赤而得名。黄螺港的南面有湄州屿为屏障,东有文甲筆架山连着仙洞山,莆禧城,凤凰山至贤良港的鳌山,西面有山柄麒麟山,构成一片约二万公顷的水域港湾,贤良港内西面有座象山,历史悠久,宋《莆阳志》载:“贤良港之山如象形,横亘居民数百家,俗呼黄螺港,乃天后生长之乡……。”详见《敕封天后志》。象山呵护着水深数十丈,面积约四千多亩的港坛里,故被誉为天生的避风港澳。相传古代舟师曾驻扎于此澳避风,遗畄船上煮饭的铁灶,现山亭乡的“铁灶"村因此而得名。2004年,港里上港村民黄文喜曾在港坛里挖沙时挖出宋元明清时制作的瓷器歺具碎片,其中较为完整的有元代的“瓷瓮”和明代烧制的"双鱼碟”,经专家考证系旧时舟船在港里避风时船工遗弃的餐具。贤良港与湄州岛相隔只有2.6海里。古时贤良港亦称“湄江”或“湄州澳”。明代抗倭建莆禧城,贤良港隶属莆禧城管辖后,曾更名为贤良埔,港亦称莆禧港。清代《湄州屿志略》的作者杨峻曾丈量过湄州港澳的水深度,(详见巜中华妈祖》第74期黄国华先生撰稿)。每逢海水涨潮时,门夾(文甲)大门口的海潮汹涌,波浪起伏,群鸥竞相随潮入港,非常壮观。大潮奔腾冲进黄螺港及港坛里避风港,涌入“铁灶前”和“后湄头”,其势不亚于浙江钱塘江狂潮。故清代沿海十景中有“螺港秋潮”之誉。清时吉蓼人士吴德昭,黄玉咏两首诗曰:

  风起芦花水国秋,黄螺港曲海潮流。声闻鸿雁寒偏早,浪激蛟螭怒未收。

  恍惚吴胥涛更憾,别离楚屈更犹愁。贤良胜景于今在,何必广陵咏溯游。

  象山横亘对莆禧,螺港潮添流火时。一线银钩翻直上,千条雪练走如蛇。

  无垠仿佛江准浪,有月还符朔望期。恍若广陵涛涌沸,奔腾万马快争奇。

  旧时,贤良港的港澳像是周边村庄的渔船或航船的“慈母”和“摇篮”,准备出航和停泊在港澳中装卸货物的舟揖汇聚于港头,船舶的桅杆上绣着“风调雨顺”"顺风得利”和"一帆风顺”字号的彩旗迎风招展,场面壮观。一到台风季节,来自平海、湄洲岛、文甲、莆禧、乌垞、山柄等周围村庄或经过湄州湾的航船都要到港坛里避风。待台风过后,数百艘航船在港坛里内扬起风帆,随潮出港,整齐有序,更是非常恢宏。而古码头上商旅云集,来往满载异货的车马吆喝声,渡船和航船上装卸货物的船工招呼声,码头上的各字号商行交易货物声汇成一片,使原本狹窄的古码头显得格外拥挤。贤良港因为有花岗岩石彻的长约600米的古码头,加上陆上交通道路通畅而受古代航海家们的格外青睐。人们把港岸的繁华景象传为历史的口头禅一一“顶城里,下港里"。每逢初一,十五或其他神明菩萨的诞辰纪念日,港岸码头宋建的灵慈东宫和灵慈西宫更是热闹非凡,来来往往的红男绿女或摆斋礼,或挑礼盘,或手执清香,跪在妈祖神像前或其他神明前虔诚祷告,口中念念有词,祈求天上圣母,诸位神明庇佑合家平安,航船顺风顺水,生意兴隆,吉祥如意……。

  二,神奇传说

  千百年来,贤良港和古码头流传着许许多多的美丽传说。码头东侧的灵慈东宫前至今仍竖立着宋代瓜楞型石柱,东宫的右后侧有口宋井,花岗岩的井沿雕刻着神奇的八卦符号,雖受千年风雨侵蚀风化斑脱,但八卦符号仍依稀可辨。相传此井灵异非常,甘泉涌洌,古时有数十艘大船汲水不会干涸。井后有二十三级台阶,可上螺屿峰观海听涛。螺舌山前的石缝中有棵不知年的“风水树”,千百年中尽管强台风及海浪袭击却依然如故。螺屿峰前有三柱天然礁石,乃旧时船舶入港的标志。因海浪冲击神礁,浪花冉冉升起,远看似三炷大香点燃,故人们称其名为“三柱香”。在港里福慧寺旁的“螺山腰"尚存有“宋航标塔”,塔顶上宋时雕刻的“佛头像"尚可辩认。元代,朝廷鼓励漕运,海运贸易带动了境内商贸的繁荣。《新元史》卷72载:“忽必烈定江南,“凡江浙闽粤滨海之地,与番互市,以市舶官主之,大抵因宋之旧法。”莆田秀屿港成为食糖、食盐、水果、花生、陶瓷、杉木、中西药、土苎、麻、棉、细布等商品的重要贸易基地。(详见莆田市志:卷一五[G]北京方志出版社,2001:1526)。由于贤良港是妈祖诞生地,并有独天特厚的数百米石砌码头及港坛里避风港,贤良港口岸又位居湄州湾的腹地,南可直通泉州,厦门,台湾,广东,海南省。北可直达浙江,上海,青岛,大连,高丽,硫球等地。四面八方的航海家纷纷慕名来港里定居,据传其时贤良港聚居有二十姓,五百灶。居住港里的姓氏还被编成歌谣代代相传:“林徐黄叶段,杨魏戴王古,陈田吴董鲍,欧谢何张彭"。在贤良港天后祖祠毗邻有座元代创建的“吴祖社"(今更名为“昊曦宫”)。就是唐代莆田延寿溪的“斩蛟英雄”吴兴的后裔在港里定居时创建的。其时吴氏在港里为大姓,分东吴和西吴,(以螺山为准,住居在螺山之西北面为西吴)。港里人代代相传的妈祖父母“求佛赐子"的“接水亭",元代曾称为“西吴宫”,至今其名犹然。"吴祖社”奉祀先祖"斩蛟英雄"吴兴和社公神明,并祀奉妈祖,相传吴氏因漕运发家后,为感妈祖神恩庇佑而造建的。(详见叶明生著,上海音乐出版社。曹本治主编的“民间仪式和音乐研究下冊第27页)。宫内尚存有清嘉庆二年重建“吴祖宫”畄存的“百谷神宗"匾额。(原有的额联于清初截界庙毁无存)。此外,港里人代代相传着一个神奇的故事,说是明初有位堪舆先生(风水师),来贤良港乘渡去湄州岛时对港里的船工说:“港里聚居二十姓,只有“三柱香",“螺舌尾”的“风水树”也只有三股大树杈,将来在港里定居的只有三姓”。真是无巧不成书,果然后因清初截界,港人被迫内迁,复界后返回港里居住的只有林徐黄三大姓,陈田吴董等姓氏至今才共有几十户。“吴祖社”也为此才由林族的“后厝房”管理。港里村现在尚存有“田厝山",“吴厝山仔",“欧何埕"等许多姓氏地名遗址和民间传说妈祖父母“求佛赐子”的“接水亭”,还有妈祖少时“乞赐鼎砂"的“地鼎”地名遗址及位于妈祖故居的东北面的“窥井得符”之井的遗址。

  三,航家史话

  笔者最近访问过港里村八十八岁的林山河先生,九十二岁的老渔民田文粦和九十三岁的林田毜,并走访徐姓,黄姓等年纪较大的村民。据他们说:旧社会港里上辈人因航运发家的大有人在,被誉为航运之乡。清代林族的“后厝房”林世堂,林世芳俩兄弟就有一千担以上的大船十六艘,其老屋就在现天后祖祠前侧,俩兄弟远涉重洋,赚了很多钱,他们把事业成就归功于妈祖祖姑的庇佑。为叩谢天后神恩,俩兄弟捐了三斤黄金,于乾隆五十三年,打造了一通乾隆御赐给天后祖祠的“翊灵绥佑"的"金匾额”悬掛在天后神殿内。据说此匾额于1958年大炼铁运动归公,悬掛在港里戏台的村部楼上,文革中遗失。(现天后祖祠悬卦的“翊灵绥佑”匾额係其后裔于1984年重建天后祖祠时重新雕作的)。据传当时林世堂,林世芳俩兄弟还为女儿嫁粧和儿媳妇打造了十六个“金马桶”,名噪一时。“港尾房”林建统之子林光泽也于乾隆朝被应召为旗牌官。随又被调到福州总督府当差。后弃官经商,购买八艘大航船,专运木材,现港里村的“杉行”地名由此而来。在港里剑塘山的古墓中,林光泽墓铭上还特别刻上“皇清旗牌官”字样以示威雄。“港尾房”航海家林英,因病英年早逝,其妻陈梅哥代夫总管船务,成为名扬全贤良浦的“女出海”。“地鼎房”的林阿步漕运发家,欲盖房缺地皮,用“银元”铺地求得地基在港尾地界盖房,世代传为佳话。乾隆五十三年,地鼎房林义也因航运发财,除了在浙江开了一条街商行外,还在老家建了一座颇具规模的“双座厝”,占地近约一千平方,双座厝落成时,浙江知府为其送来亲筆题额,书写“积善堂”,悬卦在林家厅堂之上。顶宫兜的“财主房”和前头村的“钱楼”财主都是源于航海生意而著名于世。……清初截界,伴随贤良港天后祖祠的宋雕妈祖宝像和林族的列代神主牌位暂寄存于涵江天后宫的‘镇祠宝物'一一“一幅港里人远涉重洋用的“航海星图”和一个可盛三担水的“大海螺壳”,(相传海螺壳系是林族开发聚居黄螺港的象征)。“航海星图"现收藏于市博物馆。康熙二十年复界后,林,黄,徐等姓氏陸续返回贤良港住居,贤良港码头及港坛里避风港澳又热闹起来了。港澳西南面是山柄麒麟山,山后有一村名“后前下”,“后前下”北面也有处澳口联着港坛里,因有浅滩,停泊于港澳避风的船员购买生活用品出入较为方便。相传清乾隆年间“后前澳”十分繁华,有饭馆,酒店,烟花院,咖啡馆等各种商行,夜夜笙歌,非常热闹,专为航船停舶的船工服务。上世纪四十年代,由于时局混乱,民不聊生,“后前下澳”逐渐沦为海贼和劫匪的巢穴。因此处是湄州湾航道直通泉州港和秀屿港的要川。民间航船流传有警語:“会过南日山,难过虎头山”。即意指“后前下"海匪刼贼非常猖獗。因山柄麒麟山前有座小山形如老虎头,故称虎头山。土改时,海贼首领被人民政府镇压,匪众被收押驱散,教育从良。“后前下”又复了以前的的平静,但也风光不再。

  四,两岸纽带

  贤良港不但是古代航海家的摇篮,更是弘扬妈祖文化精神的紐带。自宋元明清以来,多少达官贵人和妈祖信众,慕名到湄州妈祖庙朝圣,旅遊者不计其数。但在1974年以前,他们大部份都是到贤良港古码头乘渡去湄州妈祖庙,因为这里有独天特厚的港澳和渡口,一年四季除台风外,渡船都可以随潮顺风顺水地直达湄州岛。旧时,湄州东蔡村原有一小澳口称“小厅澳”,就是港里至湄洲屿渡船的停泊点。现在忠湄轮渡公司的码头和澳口是一九七四年才创造的。此处地名“宫下沙”,与妈祖庙较近,但旧时这里没有码头,渡船如要停泊在“宫下沙”,只能在夏季风平浪静时,渡船或舢板驶往宫下沙下的沙滩“冲滩”,再搭船上“跳板”方可下船。在没有机电装备,靠风驶船的落后年代,顺风顺水对航海家来说是非常难得的。贤良港古码头凭借着地处湄州岛北岸的优越地理位置,迎送大陆朝圣旅游信众赴湄州妈祖庙也就顺理成章了!难怪历代文人在游湄州屿的题咏中有“黄湾”和“良江”之词语,如:元代洪希文诗中有“平州远屿天所划,古庙不独夸黄湾”。明代黄仲昭在《登天妃庙朝天阁》写得更加明白,贴切。诗曰:

  闲来乘兴到湄州,独上朝天阁上游。宫殿凌空崇圣迹,舳舮利涉赖神庥。

  云移平海见楼橹,潮滿良江渡客舟。极目沧溟生骇浪,天风吹起海门秋。(引自“清代李光荣《兴安风雅彙编》卷四。)诗中的“潮满良江渡客舟”,恰切地体现了贤良港古码头渡口的真实情景。

  每逢妈祖诞辰日的三月廿三前后,贤良港古码头就会迎来了一年一度的渡运香客高潮。四面八方的香客都会来港里妈祖祖祠谒祖进香后,再聚集在古码头等候渡船往湄州妈祖庙进香。有时人数多了,连渔船和运输船都会来支援渡运香客,他们连船费都不收,还加班加点,体现了妈祖故里乡亲的热情和虔诚。所以,贤良港古码头不但是古代航船的停泊港,而且是朝圣湄洲妈祖庙和贤良港妈祖祖祠,共同弘扬妈祖文化和精神的桥梁和纽带。

  五,沧桑巨变

  清代以后,贤良港隶属七区兴安里。一九五〇年,贤良港和邻村西沙合并更名为“沙港乡”,隶属莆田县第二十一区。一九五二年又独立命名“港里村”。上世纪五十年代合作化时,港里村成立互助组,合作社。渔民联合组织为渔业队,数百艘航船合并为运输社。他们继承前辈传统,走南闯北,成年累月在海上漂泊,南下广西,广东,汕头。北上浙江,青岛,大连。他们服从各级政府的商业和交通系统指揮及水产供销部门分配,承运祖国各地生产用具和日常生活用品及水产品。渔业队也经常赴浙江舟山捕捞。……一九五六年,港里村被评为全县的先进单位,渔业社和海上运输社,农业合作社,海防民兵保卫均名列前茅,被誉为“三面红旗”。港里村民林老立作为先进代表,受到莆田县长原鲁山亲自为其佩戴大红花,赐赠大红马,骑马遊街“鼓楼前”的殊荣。这些真实的传奇故事,足以证明贤良港自古以来就有海上丝绸之路的传统和历史渊源。

  1964年,随着“农业学大寨”和“学习“愚公移山”的狂潮,港里第一次围垦,向海要地。从港里象山前部筑堤到山柄麒麟山的后前下,拦海造地四千八百亩,著名的港坛里避风港变成了良田。1974年,为响应毛主席的“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的号召和驻地部队的战备需要,时任莆田县军管会主任韩德厚命令把港里码头渡口和轮渡管理站迁移到文甲。此后,这座有千年历史的古码头和渡口被遗弃了,昔日码头的繁华景象变成了人们的记忆。

  2005年,莆田市政府又填海建造"妈祖城”,万顷波涛的湄州湾贤良港变成了陆地。昔日的知名港澳成了妈祖城校区。古码头也面目全非,村民在原灵慈东宫古码头前填地再建了一幢气势磅礴的新的“灵慈东宫”,只剩下约60多米长的受千年海浪冲刷的古码头旧址遗迹,也被所在住居的村民尘封。随着港里村的新一代人大部分外出经商和谋生,古贤良港的种种神奇也渐渐的被人们淡忘。
 

 

  妈祖城设计在贤良港古码头和“三炷香”前留一片有二千亩宽的海域,逶迤通往莆禧城到东仙地界建一条弯弯曲曲的内河,似是让后人怀念和眷恋古贤良港湾的记忆。河面上共建造了五座美丽的仿古拱桥。桥下仍留着与大海流通而被海坝拦住的海水,明净如镜,偶尔随海风击起层层小浪,似是向人们诉说着昔日的辉煌。妈祖城内,一条条宽畅的柏油大道,纵横交错,一幢幢别墅和高层大楼正拔地而起。螺山脚下,五湖四海来贤良港天后祖祠的朝圣者络绎不绝,参观妈祖故居的游人如织。笔者相信,随着莆田市和湄州湾北岸政府的对妈祖故里加大力度的建设和国内外妈祖文化专家的纵深研究和挖掘,妈祖诞生地的传统历史文化和妈祖青少年活动的遗址将进一步大白于天下。妈祖故里的旅游经济和事业发展将再铸新的辉煌。

  贤良港天后祖祠林自东

  2014年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