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1-08 责任编辑:贤良港 我来说两句
宋初莆田木兰溪下游出海口处的宁海镇面对朝朝怒潮,日日惊涛,莆阳南北二洋的农家百姓,祖祖辈辈过着靠天吃饭的日子。居住北岸大鳌屿(今涵江区白塘镇镇前村)的渔民,除了捕捞耕种外,主要以航海经商为生,“地咸耕种少,海熟抵丰年”。依海百姓祈盼着风平浪静,平安稳定的生活。奉祠立庙,祈求海神庇佑,成为宋时宁海古镇渔民百姓生活中一种特别神圣的行为。商贾居民,虔诚慷慨,无不“恢闳祠宇立像奉祀”顷囊捐建,不遗余力。 宁海镇东侧洋尾村“东土当”,有一积善人家,乃承信郎李泮(殿前统制司干李富之父),其人治家有法富胜陶朱,且世代乐善好施,民间盛传其德。宋哲宗元佑元年(1086),莆海东去湄州不远,常有光气夜现,渔者伺而视之,乃水漂一枯楂发焰,遂拾置之诸家,次晨楂又复返故处,再试,复然。当夜有托梦于墩人曰:“我湄洲神女,枯楂实凭也。”父老异之,告于制干公李泮,公曰:“此神所木妻也。”湄洲有神姑显迹,今灵光发现,必为吾乡之福,叩神之庇,其在斯乎。李公乃舍鱼桁二十四门,辟田地二百亩,供香灯及祭祀以答神庥,并募众营基,建庙塑像崇祀。庙号曰“圣墩”。 宋宣和四年(1122),宁江人洪伯通出海遇风,号神获庇,平安还家,遂“高大其像”,筑一坛于庙西奉之。次年朝廷派正使路允迪出使高丽(朝鲜),雇用福建商船,宁江洋尾村李振(李富族弟)集船参加。他和乡亲们非常信仰妈祖,出国途中船遇风险,路允迪号天求救,忽见一女神舞于桅竿上,立即风平浪息。路询问舟中人,这是何神?李振告诉是圣墩之神,护航素极灵验。路允迪回朝后奏知徽宗皇帝,御赐“顺济”庙额给圣墩庙。蠲祭田立庙,祀于宁江口。路公曰“世间惟生我者,恩罔报。我等飘泊大海,而神姑呼吸可通。则此日,实再生之赐也。” 李振的堂兄李富,于南宋高崇建炎初年(1127),率义兵乘海船赴长江前线抗拒金兵时,海上遇到风浪,获女神救助安济,回乡后于白塘的浮屿上创建一座妈祖庙。又于绍兴十九年(1149)扩建圣墩顺济庙,成为前后二进,移原祀西侧的妈祖像于正中,把原祀的王者像移于左,原祀于左的白面郎移于右。 元代成宗大德三年(1299),李富的后人李茹倡修,并于前殿与后殿的中间新建一座蕃厘殿。 宋人黄渊,于元大德七年(1303),撰记的《圣土当顺济祖庙新建蕃厘釐殿记》对白塘李氏宗族募建圣土当祖庙,以及妈祖神祗地位的重大举措,均有相当明确的记载。 特奏名进士廖鹏飞(仙游人)于宋绍兴二十年(1150)正月十一日撰记的《圣土当祖庙重建顺济庙记》中,均有十分明确的描写。妈祖之所以能得到宋王朝的褒封,海隅孤屿的妈祖信仰,取得了万民拥戴,离不开白塘李氏之功矣。这对妈祖信仰的对外传播作出了重大的贡献。(吴春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