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祖回娘家

2017-01-08   责任编辑:贤良港   我来说两句

  “妈祖回娘家”的习俗,始自明代中期。明永乐十九年朝廷派内官修整天后祖祠后,香客就有了先到天后祖祠朝拜再往湄洲祖庙进香的习俗。至康熙五十九年奉旨天后本籍宗祠令地方官春秋谕祭载入祀典后,风气更盛。加上贤良港古码头是通往湄洲岛的唯一渡口,莆田、仙游、惠安、晋江一带的天后宫每年进香就遵此习俗,一直延续到1974年文甲新码头投入使用前。

  值得一提的是龙井宫的徙步进香活动。仙游龙井宫每年迎奉妈祖銮驾、仪仗队出游巡境至贤良港天后祖祠、林氏宗祠驻跸,谒祖进香仪仗队全保留古老传统的谒祖进香队与祭典仪式,配合全套仪仗出游巡境,非常壮观。从头旗、及传统竹编、油纸制成的头灯、火统枪(统炮)、带架小灯笼(火枪手背在身上)、木刻起驾牌(书写谒祖进香行程)、报马仔,又称走文书(专司传递作息与探路)、谒祖进香清道旗、绣旗、大鼓、大锣、木刻硝桶(火药担)、木刻硝角(装火药)、十音八乐、铜龙头、铜画戟、铜大刀、铜雪花槌、铜金钺、铜莲花、打扇童子、木刻伙食担(供奉妈祖的点心担)、钹、车鼓、号角队(巨型的长管喇叭为仪仗队生色不少)、千里眼、万里耳、前导、皂?班——第一道“竹快”一对、第二道“槐鞭”一双、第三道“红棍”一对,第四道“麻蛇”一对(去灾解厄、保佑平安)、神轿銮驾、扇、刺绣凉扇,整套仪仗队伍,出游巡境器具古朴优美,全体人员盛装,服饰古老。是谒祖进香保持着隆重、传统,出游行列规模壮观、盛大,罕见的驻跸谒祖进香的仪仗队伍。他们从仙游度尾镇步行150里,先到贤良港天后祖祠朝圣,驻驾一天,第二天又从贤良港码头乘船到湄洲祖庙朝拜,往返行程需用二十天。这种习俗一直延续至今。

  此外,新度镇锦墩村民众举行的“妈祖回娘家”活动也十分隆重。在纪念湄洲妈祖诞辰1044年之际,新度镇墩村民众组织500多人“妈祖进香团”,在崇福院董事长许元勋的率队下,于农历三月十七日上午,抬着妈祖神像,分乘12辆汽车,前往妈祖诞地--贤良港天后祖祠,举行每三年一度的“妈祖探母”活动。一路上善男信女,色彩斑斓,锣鼓喧天,鞭炮振耳,热闹至极。这是该村自奉祀妈祖以来一直来的民间传统文化。

  据传,这一传统文化起始于宋代,嘉佑年间,该村有位七十多岁的信婆,她得知在贤良港有个少女姓名林默,因寻兄救父孝行,深受感动。信婆为了取孝回乡授教后人,便只身步行数十里来到贤良港祖祠,把孝女(妈祖)神诋请回本村建宫奉祀。晌午前信婆举香三支,出口许诺:“逢年这天要送妈祖返乡探母。”而正好这一天是闰年的农历三月十七,便成为该村民众举行“妈祖回娘家”的活动日,一直流传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