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与宗教信仰

2017-01-08   责任编辑:贤良港   我来说两句

  境内传统风俗,本出中州,源于华夏,历经演变,逐渐形成忠门的地方风俗。

  忠门是妈祖的发祥地,又昌林龙江亲传弟子林至敬的故里。民众信仰妈祖、龙江者甚多。此外,佛教、道教、基督教亦建寺庙、立教堂,宣扬教义,自定教规,以图感化世人,但多流于形式,教徒不多。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人民政府常进行宣传教育,破除封建迷信,移风易俗,迷信陋俗逐步革除。而勤劳俭朴、乐善好施、尊师重教、敬老尊贤等传统美德,作为社会主义的新风尚,不断得到弘扬。

  第一节节令习俗

  一、五日岁

  岁时行事以农历为主,岁首正月初一至初五,俗称五日岁,雅称新春。

  初一早,开门放鞭炮,兆示新春吉利。家家煮线面、福饭祭祀先祖。每人吃一碗线面,称吃春面。春面上盖香菇、金针菜、蛋丝、肉片待菜肴,称碗面,寓意长命百岁,祝寿绵长。是日,亲戚朋友,互相拜年,祝贺新年如意;主人例送红柑一双,表示吉利;上辈亲戚朋友多给小孩压岁钱。

  初二,俗传不宜登门拜年。家中有老人者,更忌接待外客。是日,村民或在家处理家事,或出门“游春”,或往宫社进香。

  初三,旧时祭井神,提新水,此俗今已破除。是日,上年新嫁的女儿陪同女婿回娘家向父母(岳父母)拜年祝寿,连结婚数年的夫妻也回娘家拜年。娘家煮点心、办春酒招待他们。开店铺的多于是日早,鸣炮开店门。

  初四,是日晚,家家重新“围炉”聚餐,称“做大岁”,或称“迎年”、“接年”。

  初五,俗同初一日,称初五早。

  五日岁里,家家户户不倒垃圾,不打骂小孩,不说不吉利的话。近数年,镇政府及村委会多举办有益于身心健康的文体活动,组织“团拜”活动,召开迎春茶话会等。

  二、元宵

  农历下月十五日称元宵节,亦称上元节,又称元宵。境内闹元宵,自初六、初七起,延至二十二日。初十至十八日,称为“元宵心”。

  闹元宵期间,境内各境、社、宫、祠、庙、坛依序择日举行请香、巡游、出游等迎神赛会。是日夜,于本社宫请香起灯,前面大铜锣、大旗、大吹鼓开道,随后有宫社大灯、福首香炉、出巡菩萨、彩旗、凉伞、棕轿、法师、十音八乐、执士等。队伍先至福首家巡游。户主放鞭炮迎神,大厅供桌摆列清茶美酒、五果六斋、红团福果等接驾,并于厅前大埕焚柴草堆,摆棕轿,敲锣打鼓,呐喊助威。户主煮点心(炒米粉和酒),请摆棕轿的人,称棕轿点心。继后,仪仗队依序“过户”,挨家挨户巡游,通宵达旦,热闹非常。

  翌日,举行绕境圈山出游祈保合境平安,俗称“巡山”。较大的宫社,出游队伍长达两三里,沿途鼓乐喧天,放鞭炮,放“三门铳”,声势浩大。游毕,每人分两个丁饼,饼上有丁字,称数丁分饼。各角角首及乡老亲友至福首家,福首办几道菜谢客,称吃游灯酒。

  近数年,政府常于正月十五日举行“庆元宵迎新春”大型文艺踩街活动,各村多组织妆驾队踊跃参加。

  三、头牙

  农历二月初二,俗称头牙。家家户户以祭礼祀祖先;开店的、做生意的、木工、泥水匠都要敬神做头牙。家有雇用做工的,户主要办简便的酒席宴请做工的,称“吃头牙”。旧时是日,私塾学生要到学馆参拜先生,朝拜孔子(或文昌帝君,或三教先生),家长亦于此日送子弟入塾受教。

  四、清明节

  阳历四月五日称清明节。旧时宗祠多于农历三月祭祖扫墓,后宗祠废,发间仍有清明节扫墓习俗是日,备办酒馔、清明龟、纸钱、香烛等物上山扫墓除草添土,并于坟龟上压三柱香和几片纸钱,以示悼念之意。回家时,带一束绿叶青枝,祈望子孙延继,繁荣昌达。

  五、端午节

  农历五月初一至初五,是端午节,俗称五日节。民谚称:“初一糕,初二粽,初三螺,初四艾,初五爬龙船,初六头笏笏”。即初一炊米糕或麦糕吃,初二吃粽子,初三吃“白螺”,初四于门窗上悬持艾草(或菖蒲)祛毒辟邪,初五看“爬龙船”,初六节日方告终。初五是端午节正日,家家煮“午时草”(几种青草药和豆夹等)浴汤,妇女、小孩淋浴更换夏令衣裳。小孩胸前佩挂香袋、“布虎”、熟蛋、“仙桃”,口鼻耳处抹雄黄,以此驱邪避毒。吃“午时水”煮的蛋和豆,中午时吃面条,以壮身祛病。境内尚有一俗,新出嫁的女子,要送“头年节”。上忠门诸村新嫁娘办盘担(10盘)回娘家给父母做节,娘家回送斗笠、雨伞、兜肚和扇子等;下忠门诸村则是娘家回送蛋和饼,俗称“挂虎蛋”。此俗至盛行。

  六、六月六

  农历六月初六是天脱节,俗传为福德正神生日,亦称土地公生日。是日,村民多备盘子捧牲礼等物至土地公庙祝寿,尚要鸣炮,烧“银元宝”,奉敬土地公。

  七、大小暑

  二十四蒸气中的小暑和大暑,乡民有过大小暑习俗。小暑吃绿豆汤,有清热、解毒、消暑之功能,大暑须吃甜米糟(糯米干饭加蛐发酵制成的)和吃羊肉习俗。民俗流传吃“甜米糟”能发汗理气,消暑健身。

  八、七夕乞巧

  旧时农历七月七日夜,农妇多打扫门庭,盛妆打扮,把黄豆伴红糖炒熟的“炒豆”盛成3碟,摆在庭前香案上,点上七柱清香,插上一对红烛,向牛郎、织女双星礼拜,口中念着:“织女星,智慧星;穿过线,会聪明。”每人取出绣花针七枚,五色线七条,在烛光下反复引针穿线,穿了七七四十九次,看看谁穿得最快、最多、最巧。俗称七夕乞巧。

  九、中元节、

  农历七月十三日至十六日,称中元节,俗称七月半。乡民以米糕、麦糕、金果、糖炒豆为祭品,烧纸钱、冥衣,超度七灵冤鬼,祭祀祖宗。出嫁的女子,倘遇父母新亡,备办祭品、银纸,回娘家祭祀。十三日、十四日为“接公妈”,十五日、十六日为“送公妈”。其间天气闷热,民间称“公妈热”。此习俗带有封建迷信色彩,逐渐被人们破除了。

  十、中秋节

  农历八月十五日,称中秋节,俗称团圆节。节前,外出亲人多返家团聚。出嫁的女儿,办盘担或送节礼物给父母或兄长做秋,称“送秋”。凡头年秋,娘家要回送秋果、秋饼等。是日夜,家家户户吃炒米粉、芋头、鱼、肉、酒、月饼,称“做中秋”。

  十一、重阳节

  农历九月初九日,称重九节,俗称“九重阳”。旧时,乡民有登高避灾之俗。宫社则庆祝社公生日,以报庆秋收。九月初九乃妈祖羽化升天的忌日,乡民多到港里天后祖祠或奉祀宫庙祭祀。1989年,重阳节定为老人节。各村老人会多举办老人文娱活动。

  十二、抗风节

  农历九月二十五日,境内乡民多杀鸡、宰羊、买猪蹄(七寸)、排骨等炖食,祝天祭风,祈求风调雨顺,称为抗风节。俗称二五风,因此日西北风刮起,气候转寒而得名。

  十二、冬至

  农历十一月冬至节,俗称冬至。冬至夜,合家团聚搓丸仔。搓丸前,在“晾箔”中间放一个红桔,一块生姜,一副(10双)新红箸;红桔上插一支“三春”(福禄寿)纸花;搓丸时,先捏塑元宝、银锭、杵臼、牛、小猪、小狗等,以示财源广进,六畜兴旺。“丸仔”由粳米、糯米磨粉制为丸仔粉搓成,分为大丸和小圆仔,并捧丸仔3小碗,焚香敬土地公、灶公、公妈等。又把小圆仔糊贴或插在门框上,以示粮食自给有余。若家中有丁忧,不能自制圆仔粉,应由亲戚赠送,称“捧果粉”。主人回赠生姜、白曲、红糖、筷子及五谷等物,以对送捧果粉者见白不忌表示敬谢。

  十三、除夕

  农历十二月三十日(逢小月为十九日),称除夕,又称“过年送”。除夕前,于农历十二月十六日,行“尾牙”礼,俗称尾牙。

  于农历十二月下旬,户户择日大扫除,称“扫巡”或“扫尘”。

  于农历十二月廿四日,备办送年果等物祭礼“送年”。农历十二月廿五日,称“廿五日头”,禁忌串门、讨债、吵架、倒马桶,乐善者多于城隍庙施舍乞丐。廿五日头后,择日贴春联、挂年画、蒸红团、做豆腐、购水果、杀鸡鸭、宰猪羊,备办过年货。

  除夕早,备办祭品祀天地审祗,称施年或辞年。除夕夜,称“三十螟”(逢月小,称廿九螟)。厅堂红烛高烧,全家同桌聚餐,称“围炉”。酒席上若有鱼,不能切尾,寓意“年年有余”。若有生豆腐和生蚵,家长于举箸前先探些往儿童嘴角一抹,称过窍。围炉后,灶上留下“隔年饭”(据称:至初五,不以生米炊,谓之忌破五。此为“隔年饭”的由来)。长辈给晚辈“压岁钱”,小孩燃放爆竹、焰花,亲友拜年。至凌晨正1点,开大门,放炮点香,称“守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