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5-15 责任编辑:贤良港 我来说两句
—妈祖故里贤良港的传说
1、神奇的洞山(引言) 紫东 作 2、“三仙洞”与新兴宫 3、洞山南面的妈祖故居 4、天后祖祠又依靠洞山 5、吴祖社也背靠洞山 6、洞山东面的五帝庙和福慧寺 7、洞山东北面的妈祖受符井 8、灵慈东宫与灵慈西宫 9、接水亭前的“下马碑石” 10、黄氏祠堂和开山宫 神奇的洞山 在湄洲湾北岸山亭乡港里村,有一座神奇的小山头,号称“洞山”。传说远古时曾有“三仙”于此山的石洞中弈棋和修炼而得名。洞山三面环海,状似神龟,其貌不扬,海拔不足一百米,却灵异非常。山之四周围绕着多座宫庙和神灵,流传着诸多美丽的神话故事。洞山西面近代扩建的新兴宫,原为“三仙洞”遗址。南面是海神妈祖的故居和残垣断壁及清复界时的古民居。(清康熙复界时村民复建的迭迭古民居已被福建省人民政府于2007年12月颁布为省级历史文化名村)。紧邻贤良港天后祖祠的“昊曦宫”;原称“吴祖宫”;东边是“五帝庙”和“福慧寺”;著名的妈祖“受符井”在洞山的东北面的山脚下,离妈祖故居只约四五十米之遥。洞山北面的山脉连着鳌山、牛头山和剑塘山,环抱着古老而闻名的“接水亭”(俗称西吴宫)。接水亭以黄螺港湾的海潮与牛头山和剑塘山的山泉交汇处而得名。因位处于鳌山之下,故又称为“鳌层宫”。接水亭内祀观音大士,传为古时妈祖父母求佛赐子之所在。洞山的东南面逶迤延伸的黄螺山直插于海中。黄螺山前有天然的三砫礁石,人称“三柱香”。“三砫礁”形象奇特,尽管海潮高涌,“三砫礁”仍浮在水面。海浪冲击神礁,浪花飞扬,远观似“三柱香火”冉冉上升,故村民呼其为“三柱香”。传为古时船舶出入港的天然标志。黄螺山南面约4公里就是湄洲岛(旧称鱼希山),西与山柄山相对;湄洲岛状如“浮龙”横隔海中,成为黄螺港的天然屏障,构成一片几千公顷的天然港湾。位于黄螺山下的西南面有座千年的古码头,传为妈祖曾祖父林保吉退隐于贤良港里倡建的。一九七四年以前,一直是通往湄洲岛和渔商船进出港的唯一渡口;港岸尚存的宋代灵慈东宫和灵慈西宫以及东宫后侧的“古钱式”圈口的“八卦井”,都曾有过辉煌的历史和其文化渊源,奇怪的是:这一切景物都依靠着洞山…… 一、洞山的“三仙洞”与新兴宫 关于洞山的“三仙洞”,港里的村民辈辈相传,都传说的很神奇:说是在远古时,有八仙中的铁拐李、吕洞宾和汉钟离。三仙乘坐着千年神龟来闽东南游览,欣赏东南沿海的“海市蜃楼”。他们在神龟的背上饮酒弈棋,吟诗作赋,很是逍遥快活。突然间,天摇地动,海啸汹涌,东边的多座洲城下陷于海中。(上辈人传是“沉了七洲,浮了莆田”)。“三仙”急忙作法,带了千年的龟精,驾云而走,遗下了神龟的躯体,变成了“洞山”。在洞山“三仙洞”的右前侧有块巨石,人称“龟头”,仔细观看,其形状与乌龟之头惟妙惟俏。而洞山北面有重叠排列的巨石状似龟之寿纹。原“三仙洞”中还保存着一块方型的“石棋盘”,相传是铁拐李、吕洞宾、汉钟离三仙弈棋的“遗物”。洞山四周的鳌山、牛头山、剑塘山、象山、黄螺山和山柄麒麟山。东边的凤凰山,浮曦仙洞山,文甲(旧称门夹),笔架山(俗名羊角山),以及南面的湄洲岛,(原名鱼希山)都是当时海啸和地震浮涌上来的。旧时,在洞山顶上还有一处“仙脚印”……这些神奇的传说似乎使人无法相信,但世居在贤良港的村民们却津津乐道,深信不疑。 洞山脚下的村民居住的地点古称“石厝”,这“石厝”的名称确实与洞山的“三仙洞”有关,因为“旧三仙洞府”原是石洞,俗称“石厝”。清初康熙廿年复界后,贤良港的原林氏后裔中的六房中有“上厝”、“后厝”、“港尾”、“地岭”的房族后裔返回贤良港重建家园。故“上厝”的名称就取代了原名“石厝”,(上厝的“上”与石厝的“石”在莆仙方言中属于同音)。 北宋初,世居贤良港的都巡检林惟慤(又名愿)与其妻王氏,由于忠厚积德和虔诚,感动了观音大士。鉴于当时东南沿海的渔商船时常受到恶劣天气和海怪的侵扰。观音大士特命身边的龙女下凡,投胎于贤良港林惟慤家中。龙女诞降时,由于佛的“神光”和仙家“灵气”相碰撞产生了“感应”,致使贤良港周围之山崩溃,地呈紫色,世称为“圣地钟灵”。(此现象至今在港里村处处可见紫色之山石和泥土)。独洞山却完好无损。只是“三仙洞”的上层部分石头被震裂。为了安全,乡亲们就在“三仙洞”前建起了一座宫庙,取名“新兴宫”。新兴宫除了仍祀奉“铁拐李、吕洞宾、汉钟离”三位仙人外,又增祀了司马圣王张巡和社公等神明。仙洞内的“三仙”弈棋的“石棋盘”,至今仍保存在新兴宫之中。清代,新兴宫曾更名为“新兴社”。2004年,新兴社因虫蚁侵蚀,即将倒塌,上厝梓里村民自发集资重建,扩大规模,成为今天美轮美奂、富丽堂皇的新兴宫。 新兴宫的民俗活动也颇具特色。除了五月十三日司马圣王张巡的诞辰和二月初二日尊主明王的圣诞节日外,每年正月闹元宵,港里林姓主祀的宫庙如“灵慈西宫”,(港尾和地岺房主祀),吴祖宫(后厝房主祀)和新兴宫都要在农历正月初十、十一、十三日互相参神。正月十五闹元宵,西宫、吴祖宫、新兴宫除了自宫布置的灯火辉煌庄严肃穆外,都要排列着各具特色和庄严的仪仗队阵头,旌旗执士。彩亭红灯、十音八乐,震天锣鼓,扛抬着本宫的神明菩萨,由当值炉主(福首)和房族头人随驾,出游闹元宵。他们先汇集在贤良港天后祖祠大埕,互相拜谒各宫社的神明,号称“参神”。(据传后因房族人丁增多,天后祖祠宫埕窄小,无法容纳众多的执士和仪仗队伍,由乡老提议在祖祠后山集中参拜,此习俗一直流行至今)。灵慈西宫、吴祖社、新兴宫在祖祠参神后,再组成浩浩荡荡的踩街长龙,绕境直至新兴宫大埕。三宫队伍到齐后,各自把本宫的仪仗队伍排列在宫埕前,各宫炉主,随驾头人把本宫的神明,主炉(求炉)都安座在新兴宫中殿内,举行隆重的朝拜仪式,一齐跪拜“三仙”妈祖和各路神明,此时,鼓乐喧天,礼炮齐鸣,气氛十分浓烈,仪式完毕,“三宫庙”各自施展看家本领,或表演击鼓技艺,或演奏十音八乐,锣鼓声、鞭炮声此起彼落,洞山周围焰火冲天,一起热闹到深夜。各宫庙神明回宫的时间由“卜杯”而定。返宫前,各宫庙要把闹元宵的队伍巡游到千家万巷,称为“神光普照”。此时,家家户户点灯结彩,堆放焰火,鸣放礼炮,以迎接“神光”降临,祈求一年如意,四季平安。此奇特的传统民俗,上千年来一直流行不衰,是否与洞山的“三仙”祭拜仙灵有关?! 传说中的三仙洞遗址 传为三仙弈棋的“棋盘” 洞山的龟头 洞山其状如龟 新兴宫中祀奉的三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