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6-04 责任编辑:贤良港 我来说两句
福慧寺、五帝庙 五帝庙和福慧寺位于洞山的东面山脚,前对文甲笔架山(旧称“门夹”羊角山),背靠洞山,面对湄洲湾大海。旧时五帝庙前有一片柔软的沙滩。沙滩自黄螺山的“三柱香”北面一直延伸到莆禧城东门外,与东沙、文甲联接,沙滩呈月牙状,远观似一张弯月型的白色地毡。涨潮时,海浪冲击沙滩,似一条翻滚的白色巨蟒。初夏柔和的阳光辉洒在这片柔软的沙滩上,别样风情,如果此时你赤着脚,信步在这沙滩上,你会顿觉精神焕发,心旷神怡,百倍舒畅。七十年代前,港里村居住在此沙滩附近的群众,暑夜都会聚集在这洁白的沙滩上乘凉、聊天、睡觉。带着咸味的徐徐海风伴着有节奏的轻轻的海浪冲击声,似优美的催眠曲,使这些整日为生活劳作而辛苦的敦厚的贤良港人,很快地进入了梦乡。 据说,五帝庙和福慧寺始建于唐末后周时期。总建筑面积1500平方米,寺庙建筑坐西向东偏南。寺的右侧山坡上存一石塔。累石叠彻,塔顶呈方型,四面皆置佛龛,龛内雕刻佛像,佛像造型古朴,为宋石雕,相貌依稀可辨。在上层正方形上又戴上一顶略似僧帽的塔顶,其四个棱角呈蕉叶状向上外翻,中间竖法轮。这种造型名叫阿育王塔(阿育王是古印度一位致力于传播佛教的国王)。此方型塔顶的“佛头像”在寺后的洞山上尚存两个,专家认定是宋代文物。 五帝庙和福慧寺造型独特,分前后殿两座。前殿为“五帝庙”,后殿为“福慧寺”。祀神也较复杂,是典型的“佛”、“道”、“儒”三教一体的寺庙。五帝庙的左侧室奉刘爷(俗称刘爷厅,此神不知其名),右侧室供关帝(俗称关帝殿)。中殿祀“五帝”,其主神龛中七尊神像,中为五显灵官大帝(三眼马元帅),左为赵元帅、毕元帅(尖嘴神)、杨公太师(杨五郎),右为温元帅、康元帅、匡阜先生。左陪神祀田公元帅,右陪神祀法主仙妃(李夫人或陈靖姑)。(村人误称其“五帝”为三皇五帝中的黄帝、颛顼、帝喾、尧、舜。实其神像与名称有误)。据福建省艺术研究所叶明生教授考证:贤良港五帝庙中的“五帝”是古代瘟神与镇瘟之神的结合体,其中匡阜先生即为收伏“五瘟神”之真人。(《三教搜神大全》),即“五帝”即“五瘟神”。按《三教源流搜神大全》所载应为“春瘟张元伯,夏瘟刘元达,秋瘟赵公明,冬瘟钟士贵,总管中瘟史文业。(引书同上)但由于其中座神像为“三眼神”,乃元、明间盛行的“五显华光大帝”。(又称马灵光马元帅)。在莆田沿海地区和莆禧半岛,民间信仰普遍地将温、康、马、赵、毕五个元帅奉为“五皇大帝”,而以马灵光(即华光)奉祀于主神。故其“五帝庙”即可以称为“五显灵光大帝庙”,也可以称为“五帝庙”。其神的功能是驱瘟逐疫。神诞日为五月初五日。此与沿海古代的瘟神信仰有密切的关系。五帝庙前还设有拜亭、拜亭两边尚存一对宋代瓜楞型连质柱。其台阶、天井等排列均呈宋、元时代的建筑风格。 后殿为福慧寺,中龛奉佛祖释迦牟尼(佛教)左右墙壁为十八罗汉。左偏殿供天、地、水三官(道教)(俗称三官殿),右偏殿奉文昌帝君(儒教)。据寺边山坡上的宋佛塔证明,福慧寺应是宋代的建筑物。但也有民间传福慧寺建于清雍正年间,因莆田南少林被清廷焚毁后,部分武僧到贤良港避难,与乡人一同在五帝庙后扩建佛殿、僧房。此后,五帝庙遂又称福慧寺。寺内僧房门柱上存有对联曰“秘运神功开觉路,逆行慈忍卫僧园。”此对联似乎也可以证明该僧人与南少林寺有关。但由于历史沧桑,福慧寺与贤良港同遭朝代更迭,兵灾祸患等种种磨难。历史记载无存。但专家从寺庙的建筑风格、布局,结构及遗存文物鉴定,应为宋代创建,元、明、清时期均有重修过。其渊源历史,需进一步考证。 在古贤良港,福慧寺和五帝庙的传统节日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日。农历正月廿二日为“五帝爷巡游日”(俗称“廿二拖”)。时全贤良港信众把各社区的八个宫庙的神像集中巡游。几百匹的马队,上千人的仪仗队、锣鼓队、十音八乐、“粧架”(用手推车装扮各种历史故事)、木跷队。到处摆舞台演莆仙戏、木偶戏、“目连”戏。佛教、道教均设道场,扬幡等等,令人眼花缭乱。港里及邻村到处张灯结彩,摆香案斋礼迎驾巡游神明,成为一道特殊的民俗文化景观。民间有顺口溜曰:“乌垞十六早、莆禧十九日、港里廿二拖,看了看西沙,西沙大月半,看了看后蔡,后蔡叮当圈,锣打破,鼓‘塌窗’,牛相角,马相‘钟’(撞)。”由此可见,古代贤良港周边村落的民间宗教习俗活动是有系列安排和有组织的。从民间顺口溜中豹斑可见。 二○○六年,市文物委来港里五帝庙和福慧寺调查,鉴定其创建于宋代以前,建筑风格系硬山顶抬梁结构式,整体建筑群保存明代重修时布局,存有宋瓜楞型连石质柱,明、清石柱和柱础,保存明代抱鼓石和明代阙墙,建筑樑架保持清代风格,并把福慧寺和五帝庙上报福建省人民政府定为“涉台”文物保护单位。 二○○七年,因福慧寺后殿受虫蚁侵蚀,村民再一次自发集资重修。但由于没有按照有关部门和专家的“保存原貌,局部修复”的整修建议,而进行大规模地改变原貌和寺庙风格,把原存在该寺庙的“明代厥墙”和“明、清石柱”和“柱础”全部弃换,致使文物专家们痛惜不己。 作者:林自东 编辑 / 郑志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