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载文章】七、灵慈东宫与灵慈西宫

2017-06-15   责任编辑:贤良港   我来说两句


  灵慈东宫地处贤良港宋古码头的东侧,背靠黄螺山,坐东向西偏北,与天后祖祠相距约150米。专家考证:灵慈东宫创建于宋代。元、明、清代均有过重修。占地面积279平方米。中轴线自东南向西北的建筑依次为门殿、甬道(两旁天井)正殿。硬山顶短檐穿斗式结构。正殿面阔进深均三间,明间宽度为次间的两倍多。是元代妈祖父母受褒封并赐额“灵慈”后,该妈祖宫以“灵慈”取名,并在重修时采用元代常用的移柱法的历史见证。该宫以纵式甬道连接上、下殿,形成“工”字厅建筑布局。宫的大门为凹斗型大门,大门两侧房墙倚柱为瓜楞型连石质柱,是迄今贤良港保留最为完整的宋代建筑物。


古井考究
 
  据传,宋代以来,灵慈东宫曾是古时贤良港香火较旺的妈祖宫庙。由于地理位置独特,(该宫处在古码头渡口)。往来湄洲的香客和渔商进出港都要顺便进香,祈保平安。故香火极为旺盛。在灵慈东宫的右后侧,还保存一口奇特的“八卦井”,井口呈方型,四周镶着古钱式的石头井圈,圈口均刻八卦,(每块石刻二卦)。传说此井曾是古时渔商船汲水之井,甘泉涌洌,从不枯竭,至今这口不足三米深的古井还有井水。据有关史料记载:湄洲妈祖祖庙创建初期,妈祖的影响还不为人所注意,当时湄洲岛与大陆交通十分不便。所以妈祖文化的传播主要是通过贤良港连接祖庙和祖祠,这样,贤良港码头就成为传播妈祖文化的桥梁和纽带。直到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文甲忠湄轮渡开通后,贤良港码头才成为历史。现存的港里六百多米古码头,是历史的实物依据,也是莆田沿海旅游胜景之一。每当涨潮时,碧波荡漾,惊涛拍岸,海鸥随舟楫争相入港,逢农历八月十五大潮时,更为奇特,浪如山倒,声如雷响,故有“螺港秋潮”之称,此有清代东吴进士吴德昭诗曰:
         风起芦花水国秋,黄螺港曲海浪流;
         声闻鸿雁寒偏早,浪激蚊蟾怒未收。
         情急吴胥涛更憾,别离捷屈思犹愁,
         贤良胜景捻今在,何心广陵绿翔游。
 
 
         象山黄亘对莆禧,螺港潮添流火时,
         一线银钩翻直上,千条雪练起如蛇,
         无垠仿佛江淮浪, 有月还符朔望期,
         恍若广陵涛涌沸,奔腾万马快争奇。
 
             见《螺港风光》(武文新编著 “妈祖城”旅游景点集锦第十页)


灵慈东宫
 
  灵慈东宫年代悠久,祀奉此宫的姓氏颇多,传说明代系港里的黄姓奉祀,后因倭患和清初截界,复界后转由徐姓管理东宫。黄姓在象山南面聚族并重建“开山宫”和“黄氏祠堂”。地名称“小港里”(俗称上港)。至今黄氏宗族还有到灵慈东宫“请火”的习俗。


灵慈西宫

  灵慈西宫原址在鳌山南面,地处洞山北面,即“三仙洞”的西北方向。为旧时海潮涨至黄螺港湾之上游,故称为“西宫”,乡民又称“顶宫”。今鳌山南面还有地名称“西宫埕”。港里村有自然村地名叫“顶宫兜”和“下宫兜”之别,处居在灵慈东宫的周围叫“下宫兜”,在洞山的西北面山脚下的地名叫“顶宫兜”,缘因由此而来。西宫原由林、吴、陈、鲍、田等姓奉祀。清康熙廿年复界后,由于上游港道淤塞,港人垦为农田。林姓的“港尾”房择今址迁建,更名曰“保安西社”。一九九八年,西社再次扩建后复称“灵慈西宫”。西宫重建挖基时,于门槛下挖了一双宋瓷小碗,内装十二个宋代铜钱,传系原“顶宫”迁址过来的“镇宫宝物”。故专家认为,原西宫也应是宋、元时期的建筑物。

  灵慈东宫和灵慈西宫的祀神,除主祀神龛中所供的妈祖神一致外,其配祀神有些不同,灵慈东宫左龛为社神尊主明王,右龛为司马圣王。灵慈西宫之左龛同为社神,右龛为七星王。该神绿脸,面有七点金星,疑为七星八斗神。据说该神原是林姓渔民祖上于海上捕鱼时从网中所得,故被供奉于宫中,因不知其名,只称“大小公”。其神龛中曾有对联曰:
“身穿绿袍居东海,手执鲂刺镇西宫。”

  灵慈西宫的中殿供奉田公元帅“雷海青”。据传系港尾林姓一支房族迁界在内地时,常往当地田公元帅庙上香,复界后亦将此神迎回西宫祀奉。也有老一辈说是祖上船民在宁德三沙请回的香火,因神灵极为显赫,特祀奉于宫中。该神的职能是驱瘟逐疫,保民平安。故以“保安西社”命名。

  田公元帅还与戏曲歌舞有关,传为玉皇三太子,系唐明皇时的御赐探花。因其能歌善舞,精通曲艺,琵琶笙箫,无所不能。深得唐明皇赏识。后被叛贼安禄山所害而被追封为神的。每逢农历四月初九田公元帅诞辰日,灵慈西宫都会连日演戏数天,十音八乐谢神“吹鼓头”几十台。奉祀此宫的几百户人家会备办上千盘的斋菜菜品,牲礼出盘,贡银礼炮,伴着道士醮坛的悦耳鼓乐和惊天动地的烟花爆竹,一齐庆祝田公元帅的寿诞,此特色的民俗景观和激动人心的热闹场面,确实令人感动。

作者:林自东
编辑/郑志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