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7-17 责任编辑:贤良港 我来说两句
上港黄姓是港里村的三大姓之一。现有240多户,人口1240多人,据现存在港里的“黄氏宗谱”记载:黄氏在贤良港的始祖名叫黄琮、字成甫。系莆田涵江黄巷的唐代刺史黄岸第二十一世孙。黄琮生于元顺帝十一年,与当时莆禧镇总管大夫林明远是姑表兄弟。明洪武五年,黄琮赘居新安里贤良港彭四姐宅,配彭氏,厝名彭厝。其祠在洞山南面山脚下的本乡崖头大石边(即今后厝“番仔”厝的左侧,林焕龙的厝右边还存在黄氏祠堂地基,与灵慈东宫只有30米之距。)族传上、下彭岭头昭穆一派。生子三:曰文晖、文束、文荣。文晖传上,下彭。文束徒居惠安下芦。文荣传岭头房。尊成甫公为贤良始祖也。 由于明代倭患和清初截界,黄姓与贤良港的异性村民一样,遭受流离和徒迁之苦。至康熙廿年复界后,返回贤良港居住的黄氏村民,渐渐地转移在象山南面的山脚下聚族而居,并重建“黄氏祠堂”和“开山宫”。 开山宫背靠象山,坐东北向西南。其建筑面积为184平方。建宫风格似灵慈东宫,为“工”字型布局,凹斗式大门,硬山顶抬梁结构,但其面阔进深皆比灵慈东宫小,也没有甬道式风格。开山宫主祀杨公太师(杨五郎)两旁配祀神张圣君和白马相公。其神龛上还有大小尊清复界时从外地带回奉祀的“田公元帅”、“陈靖姑”、“关帝”等神明。该宫的主要节日是农历四月廿六杨公太师诞辰日和每年正月祈福闹元宵。 上港村民对当地的“土地神庙”非常崇拜,据说这座土地神庙很显灵,有求必应。因此,每年六月初六“土地公”诞辰日,上港村家家户户都要排隆重斋礼,并连续“吹鼓头”、演戏数天,以表庆贺。 黄氏祠堂地处开山宫的左前侧,坐向与开山宫同,建筑面积143.96平方米,建筑结构为清代式,中有6支旧坚木柱,明清柱础,祠前的对联曰:
甫柏来松天地老,
祠堂中后壁画有三尊身着明代朝服的坐像、内神主牌位上书:“始祖成甫公,长子文晖,次子文束、三子文荣”祠堂左右壁画上有“二十四孝”、“三顾草芦”、“苏武牧羊”多幅故事,总体布局显的肃穆庄严。春桃秋菊豆登香。 黄氏祠堂和开山宫都面朝着过去著名的“港坛里”避风港。旧时每逢台风季节,贤良港周围的村庄湄洲、文甲、下沙、东仙、莆禧、西沙、乌垞等地的渔商船,都会顺潮进入“港坛里”内避风。2007年,上港村民黄文喜在港坛里挖砂时挖到南宋理宗年间的“瓷瓮”和明代中期的“双鱼蝶”,专家推测是古时渔商船进港避风时遗留下的。一九六五年围海造田,港里潭里虽然失去了过去的“风采”,但它也事实给港里村民带来了不少意外的粮食收获。即今“港潭里”这个代代被村民依赖的“聚宝盆”,将随妈祖城的开发进一步闪光、发热。莆田一中妈祖城校区正在这块人为的土地上建起了高楼大厦,为将来的莘莘学子创造更富丽和优雅的读书环境,成为培养祖国下一代尖端人才的摇篮。 妈祖故里贤良港的洞山真的很神奇! 它的神,在于孕育了世世代代受人们崇敬的海神妈祖;孕育了历代曾经出人头地的为贤良港人争光的知名人士。 它的奇,在于周围重重的神灵寺庙都围绕着它,在历史不很发达的封建社会里,贤良港人祖祖辈辈地依赖着洞山,依赖着洞山周围的神灵寺庙,他们奉祀“他们”,也敬畏“他们”,祈望“他们”庇佑他们,使他们能够平安幸福。灵慈西宫妈祖殿的门柱有对联曰:
承家忠孝世贤良,祥兴螺港;
这幅对联写的很贴切,大概是对妈祖故里贤良港的神奇洞山的真正评价吧!
环海东西皆庙阙,正对鱼希山。
2008.5初稿
注:《中国民间仪式音乐研究》 曹本冶主编华东卷(下) 第27.28页 《叶明生 莆田贤良港妈祖信仰、祭祀仪式音乐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