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载】妈祖出生地考略

2017-07-31   责任编辑:贤良港   我来说两句


   摘编者按:“妈祖诞生地考略”源出国家出版社印行的“中国民间神祇故事系列”(一)[妈祖]小说中的“附录二”第383页~~411页。作者周濯街,湖北黄梅人。係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通俗文艺研究会理事,湖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巳在北京、长沙、台湾等地出版长篇神话小说四十六部,(其中台湾出版长篇二十余部。 
系列
(一)
[妈祖]小说中的“附录二”第383页~~411页。题目为“妈祖出生地考略”,共分为四大部分,其中为了让读者更加全方位地了解妈祖文化,第四块部分又再次分为六小部分:

一、 妈祖出生地引起争议的原因

二、 妈祖出生在湄洲岛的原因

三、妈祖出生在湄洲岛的质疑和辩析

四、妈祖出生地在贤良港的理由

(一) 妈祖的身分

(二) 宋代贤良港孕育了妈祖诞生地的条件

(三) 妈祖世系考

(四) 贤良港有关妈祖的文物古迹

(五) 贤良港的妈祖文化和妈祖信仰

(六) 历代文献资料


 
  对于妈祖的出生地,现在大体上有两种说法,一:妈祖出生于湄洲岛;二:妈祖出生于贤良港。持前者说法的占大部分,持后者说法的较少。笔者认为,这位慈祥而伟大的{和平女神}的故里(妈祖一生中居住过的地方)可以有两个、甚至更多,但妈祖的出生地却只能有一个。基于此,笔者想对妈祖的出生地略作一番考证,藉此更好地宣传妈祖文化,弥补妈祖学术研究上的不足,还历史真实面貌。希望能够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和重视。

一、 妈祖出生地引起争议的原因

  一般来说人的出生地是唯一而有明确的,然而为何妈祖的出生地会引起争议呢?这是有其历史原因的。笔者不知道大家对妈祖受封的时间有过研究没有?妈祖是在逝世后才受到朝廷的褒封,但妈祖不是一逝世就受到朝廷褒封。大家都清楚妈祖是于西元九八七年在湄洲岛[羽化升天]的,而朝廷对妈祖的第一次褒封是在宣和四年(一一二二)。据《敕封天后志  现身渡劫》记载:宋徽宗宣和四年壬寅,给事中允迪路公,奉命使高丽。值大风震动,八舟溺七,独公舟危荡未覆,急祝天庇护。见一神女现桅竿,朱衣端坐。公叩头求庇。仓皇间,风波骤息,舟藉以安,及自高丽归。语于众,保义朗李振素及墩人备述神显应。路公曰:“世间唯生我者罔极,我等飘泊大江,身濒于死,虽父母爱育至情,莫或助之。而神姑呼吸可通,则此日实再生之也。”覆命于朝,奏神显应,奉旨赐《顺济》为庙额,益祭田税,立庙祀于江口。


  由此我们知道妈祖第一次受朝廷赐封距妈祖升天(九八七)整整相隔一百四十年之久。在妈祖未受封的一百四十年当中,妈祖只不过受到了民间的崇拜,而不是受到朝廷重视,并且影响的范围很小,仅限于莆田县一带。妈祖[羽化]后,湄洲岛百姓为妈祖立庙祭祀,但据载屿上小庙[仅落落数椽]。虽[日无虚祷],诚心信仰的也不过是乡间范围内的闾里乡人。后来据传有路过客商名三宝者捐金创建,但连藉贯姓氏皆无可考,其规模影响可想而知。而自从宣和四年受到朝廷的赐封之后,情况就大有转机。这时妈祖信仰受到朝廷的允许和保护,并得到大力宣传。如:宋高宗绍兴二十六年(一一五六),封灵惠夫人;宋高宗绍兴三十年(一一六0),封灵惠昭应夫人;宋孝宗乾道三年(一一六七),封灵惠昭应崇福夫人;宋孝宗淳熙十一年(一一八四),封灵惠昭应崇福善利夫人;宋光宗绍熙三年(一一九一),封灵惠妃;宋宁宗庆元四年(一一九八),封灵惠助顺妃。
 

  短短四十多年,妈祖就受到朝廷的六次赐封,从夫人一直上升到妃,这在历史上是罕见的,是任何神祗都无法相比的,妈祖享受了极高的荣誉。于是妈祖的地位陡然升高、影响也随之扩大。莆田一带以妈祖为荣,林姓家族更是因为妈祖而骄傲。因此,就有人因为妈祖的尊贵荣显。取天后的嫡系祖先族籍,改变天后的圣跡,掩盖真相,变成天后是自己家族支脉诞生的。如《敕封天后志  天后本系考》中记载:“洪毅公(妈祖的胞兄)生一子。传数世而成巨族,皆居于港;现分为六房。其祖祠所奉乃本支之先代也。所修家乘,昭穆亦复秩然。有以后尊荣,奄为已房所出,将其先代而改易之。”
由此我们不难理解为何妈祖的出生地会产生分岐,引发争议。也正因为如此,历代史书对妈祖的记载也极其简略且模糊不清。如吕一静《兴化府志》:“神本姓林,世居莆田之湄洲屿。”张燮《东西洋考》:“天妃世居莆田之湄洲屿。”王礼《台湾县志》;“产后于莆田这湄洲屿”。等。


 
 
  这些史书对妈祖生平的记载只是一笔带过,没有详细的描述,只是笼统地记载“妈祖。湄洲屿人。”让人无法了解妈祖家世及妈祖的世系。更有甚者,在有些关于妈祖的文章中,有人竟然认为贤良港天后祖祠在湄洲岛上,犯了极其严重的基本常识错误。之所以会产生这样的现象,笔者认为不单单是上述原因,还包括有些人对妈祖的研究,缺少一种实地考察实事求是的精神,只是简单的参阅史料而不加以辨别和凭空想像,在这种研究方法,要想真实地记录历史、反映事物的真实面貌,几乎是不可能的。因而笔者认为此研究方法在史学上绝对是应该禁止的,是应该受到严厉批判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