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日报记者访谈《妈祖回家》编剧:王鸿

2021-08-18   责任编辑:贤良港   我来说两句

记者:片名《妈祖回家》有何含义?妈祖在影片中承担怎样的戏份?
 
王鸿:电影以妈祖这一两岸民众的共同信仰作为象征意象贯穿全剧始终。莆田忠门船主吴天桂和台湾籍老兵林奇伟两人都是妈祖文化敬仰者,不论是离开、漂泊还是回家始终都带着“妈祖”找寄托、保平安。借助小人物“我要回家”这个天然正当的诉求,围绕家庭矛盾展开叙述,表现了人们在漂泊命运中的相互理解与救赎,从而自然地缝合了所处的时代特征与现实问题。
 
在妈祖文化这一两岸心灵纽带作用下,影片结尾,吴天桂带头“策划”了1989年5月6日海峡两岸首次民间直航,捧着妈祖像回到阔别36年的故乡。吴天桂、林奇伟与各自的儿子团聚,象征了两岸精神上的回归、人的回归、文化的回归。妈祖的离开再回来,表明两岸沟通对话、和平发展乃至祖国完全统一是民心所向。
 
 
电影剧照
 
记者:作为本片编剧,您如何看待小说《台北来信》改编成电影《妈祖回家》?
 
王鸿:故乡一直是我最大的创作灵感来源。《台北来信》是我20几岁时写的一部中篇小说,随着个人成长与阅历加深,我对两岸关系及历史的理解也在不断的提升。把小说改编为电影剧本的过程中,我进行过数次大的改动与调整,其中包括:把原著主人公林奇伟改为台湾籍,增加、融入了林为回家怂恿莆田小船主吴天桂私渡台湾的事件,强化妈祖这一文化象征与内在主线等等。
 
从小说原著到电影问世经历了20来年。从内容上看,这里有时代变迁的缩影,也有我个人生命体悟的成长,改编也是朝着更符合当下的时代特征和需求去调整。
 
小说和电影剧本,这是两个范畴的文学载体。电影是一个综合艺术,需要调动很多力量和手段来实现,要考虑的现实因素更多,受到拘束也更多。电影《妈祖回家》是地方政府和中国两大影视高校合作打造的文化产业项目,也是“小成本+专业团队x地域文化”发展模式的一次新探索。虽然没有大制作、大明星、大投入,但也集结了一批颇具实力、潜力的主创人员,包括导演、监制、主演、摄影、美术、音乐及后期制作等,都非常专业和敬业。应该说,这个主创团队保障了影片的艺术质量和完成度。
 
 
电影剧照
 
记者:影片里充满鲜活的闽台社会生活气息,有动人的莆仙戏唱腔和表演,有精彩、独特的民俗展示。您觉得地方传统文化在影视剧中突围关键点在哪里?
 
王鸿:在电影《妈祖回家》中,展现闽台文化尤其是莆仙元素的地方很多,电影一开始就展现了莆田古厝、红团、线面、白额春联等元素,随后有古谯楼及县巷等老街区,这些既交代了特定时代情境,又是剧情发展的需要。地域文化在影视化表达上,首要考虑的是独特性和合理性。比如,剧中县里宣传新婚姻法,选择在老城中心的古谯楼作为游行队伍和踩街队伍的主场景,符合时代特征和客观现实。电影里,莆仙戏贯穿始终。吴天桂的“小老婆”玉莲是一名莆仙戏旦角,她在阁楼上唱,在戏台上唱,后来到台北兴安会馆舞台上唱,每一次演唱的情境和曲牌都各不相同,不仅能为情节推波助澜,自然展现人物性格及命运的变化,也是对电影剧情节奏的一种艺术调节。我觉得,地方特色文化不能自说自话,不能老是自我感动,应根据载体的变化及客观需要,有机融入,锤炼升华。只有获得受众的审美认同,才能引人入胜,扩大传播力。
 
其次,要从情感抒发上抓住两岸观众的共鸣点。影片里通过展现莆田渔民海祭妈祖、台湾妈祖信众上香卜杯、两岸首次民间船队直航共赴湄洲祖庙拜谒等,旨在唤起广大台湾同胞对祖国大陆的文化认同和寻根意识。
 
记者:电视剧《妈祖》作为2013年央视开年大戏,在央视电视剧频道播出后便一路走红。从电视剧《妈祖》到电影《妈祖回家》,在妈祖文化产业发展上,两者有何区别?
 
王鸿:两者都是妈祖文化从文化符号成为文化产品的过程。以妈祖故事传说为题材的古装神话剧早已有之,但是在海峡两岸产生较大影响的,要属央视版电视连续剧《妈祖》,当年莆田市主要是以协助和提供保障为主。电影《妈祖回家》是一部以妈祖文化为背景和精神内核的现实题材故事片,本土参与度更高,是莆田人写的剧本,由莆田籍著名编剧、导演林黎胜担任监制,主要故事取材于莆田,主要拍摄地也在莆田,融合了诸多莆田地域文化元素,原汁原味地展现了莆田自然风貌和民俗风情。
 
本次电影《妈祖回家》的拍摄,从策划、创作、摄制到宣发,莆田市都起到牵头和主导作用,算是一次全方位介入影视产业的积极尝试。最近《妈祖回家》在全国公映,标志着莆田在影视业发展上,实现了文化产业核心层的突破。但愿它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推动更多文化领域从业者,立足本土,放眼全国,深入挖掘当地丰富的人文资源,让莆田的文化产业发展之路走得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