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贤良港位于福建省莆田市秀屿区山亭乡港里村。根据《敕封天后志》的记载,港里村是海上女神妈祖的诞生地。妈祖在世时,能观井得符,能布席渡海救人。还能研究药理,为人治病,教人防疫。妈祖羽化升天后,人们为了寄托对妈祖的怀念和感激之情,在这里修建了天后祖祠并且春秋祭祀。所以贤良港的天后祖祠有着不一样的历史意义,特别是古代建筑和历史文物古迹的考究。
1、从天后祖祠的地位来看
贤良港天后祖祠实际上是最早的林氏宗祠,经过时间的演变慢慢变成了世人祭祀妈祖的活动场所,是最早的妈祖祖祠之一。1991年,贤良港天后祖祠已经成为了福建省文物保护单位,祖祠附近有“受符井”“古码头”等宋代古迹。祖祠里还保留着清代《奉旨春秋谕祭》的匾额,《重建天后祖祠》的碑刻,《历代褒封徽号》的碑刻,及书籍《敕封天后志》等珍贵文物。2007年,莆田贤良港的祭祀民俗活动“妈祖回娘家”被列入福建省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另外,最早的大型妈祖祭典是在南宋绍兴二十六年(1156)妈祖祭典。之后,历代朝廷、民间均有妈祖祭典。1994年,为纪念妈祖诞辰1034周年,福建省莆田市组织专家考察历代、历届的妈祖祭典,整理恢复湄洲妈祖祭典,并在湄洲妈祖祖庙举行。2006年6月,湄洲妈祖祭典被国务院公布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2、从天后祖祠的整体建筑风格来看
天后祖祠的建筑风格来看。天后祖祠依山伴水是贤良港的标志性建筑之一,完整地保持了宋代风格和特色,由山门、钟鼓楼、拜亭、正殿、后殿五大建筑组成,整体建筑风格古朴、典雅自然、气象万千。山门正中门上横眉“神昭海表”为清雍正皇帝手书,背面正中门横眉为乾隆皇帝御笔“佑济昭灵”。钟鼓楼,八角三层,古香古色、别致美观。拜亭正前端安放香炉,此拜亭是世界所有妈祖宫庙中最为独特的建筑。据载: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圣旨谕天后本籍祠,令地方官春秋二祭,此拜亭就是供地方官祭拜之用,这也是天后祖祠才享有的特权。
天后祖祠最初建于宋朝。分为前后两个殿,前殿供奉着妈祖像,额称“天后祠”。后殿供奉着妈祖的父母以及林氏的祖先。额称“林氏祖祠”,所以称为“林氏宗祠”。殿中供奉着妈祖的父母像以及祖先的牌位。后殿已经渐渐成为林氏后代祭祀祖先的重要场所之一。前殿的结构是殿前拜庭的结构,这种结构是根据很早之前朝廷的衙门设计的。是现今的妈祖宫庙中为数不多的建筑风格。左殿摆放着台湾国民党名誉主席连战先生的题词“泽庇苍生”和清代的牌匾“春秋谕祭”右殿摆上着台湾亲民党主席宋楚瑜先生的题词“护国庇民”。天后祖祠的建筑多为石木结构,石头、木头、水泥、砖瓦是主要的材料。
天后祖祠建筑是根据中国传统的建筑布局来设计的:左右对称,主次分明,从大门进入有一条隐形的中轴线。以中轴线为中心,院子、亭子、房子、以及摆设都是相互对应的。天后祖祠还有一个很明显的特点,那就是在建筑地位上背山迎水,根据地理位置的高低,因地制宜,层次分明,极力追求与自然的相互统一。这种建筑风格也体现了祖祠在建筑时的人为调节人和自然的相辅相成。
3、从天后祖祠的文物来看
3.1《敕封天后志》。《敕封天后志》是现今比较完整的记载妈祖的一部史书。根据历史记载,公元月1770年,莆田举人林霈出任台湾凤山教官,发现台湾刚刚开始兴盛妈祖文化,但是仅仅只有几处的妈祖庙用来祭祀。为了能让台湾民众真正认识妈祖,林霈决定回到大陆找父亲林清标求助。林清标在考察、走访、搜集了妈祖的生平后,编撰了《天后志》。经上报朝廷得名《敕封天后志》。志书共12卷,包括了历代皇帝对妈祖的褒封,充分展现了妈祖生平的故事。《敕封天后志》成为了当时乃至现在了解妈祖最权威的书籍。其中不仅记载了妈祖从出生到升天短短的二十八年间留下的不朽伟绩,还记载了升天后的所行的神迹。其中就记载了航海寻兄、窥井得符、甘霖救早、收服二将等著名的故事。
3.2《历代褒封微号》。在祖祠里还保留着一段记载历代皇上对妈祖褒封徽号的碑刻。上面刻录着从宋代到清代,历代皇上对妈祖的褒封。从富人、妃、天妃、天后到天上圣母的不断神格的过程。从宋朝的“国家抉祀百神”开始,妈祖第一次受到朝廷的认可。从宋宣和帝赐封的“夫人”开始,妈祖在宋代被褒封过15次。元代虽然统治不到100年,但是先后对妈祖到朝廷的认可。从宋宣和帝赐封的“夫人”开始,妈祖在宋代被褒封过15次。元代虽然统治不到100年,但是先后对妈祖的赐封达到5次。到了明朝实行海禁政策,对妈祖的褒封只有两次,在神格上也没有大的突破。但是,对妈祖的记载却有了重大的突破。明时期,郑和七下西洋在海上遇到海难遇到贼寇受到妈祖神灵的庇佑而脱险的。到了清代,朝廷加大了对妈祖的宣传力度。妈祖的影响力远远大于之前的几个朝代,妈祖的地位上升到了一个更高的位置。神格地位一下子从清代前的“夫人”、“天妃”上升到了“圣母”“天后”。
4、从天后祖祠的建筑价值来看
妈祖一直都是海峡两岸和平友好的一大象征。成为了大陆和台湾在文化经济上的一个重要的交流纽带。台湾宋楚瑜先生和连战先生为莆田秀屿区贤良港天后祖祠题词:“护国庇民”、“泽庇苍生”。他们的行为不仅表达了对妈祖的尊重,更体现了对两岸妈祖文化的赞同和对和平、统一的向往。
妈祖信仰已经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在现在的港里村依然保留着诸多古老传统的习俗,比如:诞辰禁捕、半截红裤、船帆发髻、悬挂菖蒲、香袋避邪、筶杯问卜等,寄寓着后人对妈祖精神的缅怀与传承。每年的农历三月廿三和农历九月初九,天后祖祠都要举行传统的谕祭仪式。而谕祭用的祭器、祭品及陈列都有其俗传的约制,祭典的仪式、谕典的过程和祝文都有相应的要求和内容。特别在每年农历九月初九这一天,还要举行隆重的“海祭妈祖”仪式,这一习俗已经传承了一千多年了。三月廿三妈祖诞辰这天,沿袭千年,一年一度的“妈祖回娘家”庆典也是热闹非凡。各地妈祖宫庙的信众都组织队伍前往贤良港请香祈愿、谒祖进香,虔诚气氛至诚至深。此外,在一些特殊的节日里还要举行游灯活动。
现在,在贤良港的天后祖祠周围已经建起越来越多能够体现妈祖精神的建筑,形成了一个建筑群“妈祖城”。其中包括妈祖公园、妈祖阁、以及处在天后祖祠和妈祖故居之间正在修建的天后圣殿,这些建筑不仅能够体现妈祖的“热爱和平、除暴安良、见义勇为、助人为乐”的精神,还可以让人们进一步了解妈祖以及这个有着妈祖足迹的地方——贤良港。
|